4月10日,美國艦隊繼續推進,期間又付出了3艘炮艦被擊毀、5艘掃雷艦沉沒、1艘輕型巡洋艦、1艘裝甲巡洋艦觸雷沉沒、1艘裝甲巡洋艦中創的代價,而漢國方面也付出了600餘人傷亡的代價。
4月13日,美國艦隊抵達云溪市水域,當天清晨,艦隊停泊期間,遭受漢國二十餘艘潛艇的飽和攻擊,至4月17日,美國艦隊撤離巴拉那內河水域為止,被潛艇擊沉的美國各型軍艦數量達到17艘。
巴拉那水域攻襲戰結束,美國大西洋艦隊主力損失軍艦噸位總計8萬噸。
哪怕到了5月份,美國政府緊急將數艘新下水軍艦,列入現役,調派至巴西海域。
漢國與美國在美洲地區的海軍實力對比也由戰前的38:27。變化為25:28.1。
5月1日,智利首都聖地亞哥陷落,漢國軍隊兵分兩路,分別向北、南兩個方向掃蕩。
5月10日。漢國軍隊佔領智利全境,前沿部隊推進至智利—玻利維亞兩國邊境位置。
5月16日,漢國海軍主力返回至大西洋一側海域。
5月24日,兩國艦隊在里約熱內盧展開決戰,戰爭持續一天時間。當天夜裡,美國大西洋艦隊主動撤離戰鬥,里約熱內盧海戰以漢國勝利告終。
6月12日,在陸海軍兩面夾擊下,里約熱內盧陷落,7萬守軍被迫投降。
6月30日,10萬美國陸軍被圍困於聖保羅至里約熱內盧區域,彈藥斷絕,不敵投降。
至9月底,南美戰事逐步停歇,漢國軍隊一路推進至玻利維亞,除部分殘餘武裝外,巴西共和國、智利、玻利維亞三國正規武裝成建制被消滅,近百萬漢國野戰軍、警備軍、民兵部隊部署於三國佔領區維持秩序。
不過半年時間,南美洲局勢發生翻天覆地變化,強盛一時的美國陸海軍,在與漢國作戰的作戰中,遭受毀滅者打擊,巴西、智利、玻利維亞三國,也全部落入漢國掌控。
在佔領三國之後,漢國國土面積超過1300萬平方公里,加上海外地區,實際控制土地面積達到1600萬平方公里,不經意間,一個龐然大物出現在了南美大陸,對西方各國造成了強烈的視覺衝擊。
美國慘敗、漢國一戰吞併三國給予各國的震撼過於驚悚。
英國有心干涉,但是卻因為布林戰爭以及遠東地區,俄國突然出兵朝鮮半島,分不開神。
德國、法國同樣意識到漢國崛起所帶來的潛在威脅,但是兩國中,一個與漢國利益糾纏深遠,另一個則心有餘而力不足。再加上兩國距離南美本土路程遙遠,即便勉強派出艦隊干涉,也只是杯水車薪,沒辦法從根本上遏制漢國得擴張。
7月2日,德國皇帝腓特烈三世去世,威廉二世登基,接過德國政府大權。
7月12日,英、法、德、美、西班牙五國繞過漢國,舉行秘密會談。
7月20日,五國發布公開宣告,宣佈西班牙與美國恢復和平,美國以5000萬美元的價格買下古巴島、波多黎各、關島、威克島、巴拉望島。
西班牙則分別以2000萬馬克、6000萬法郎的價格,將棉蘭老島、米沙鄢群島賣給德國和法國。(西班牙保留呂宋群島主體)
7月22日,英國、美國、法國、德國、西班牙、比利時、荷蘭、葡萄牙八國聯合向漢國提出交涉,要求漢國退出巴西三國。遭到漢國斷然拒絕。
7月28日,八國對漢國實行全面禁運,隸屬於漢國的遠洋輪船被禁止使用八國港口進行停靠和補給。
8月1日,漢國對外貿易再次中斷。
8月3日,荷蘭東印度殖民政府和英國海峽殖民政府挑起事端,向宋卡、蘭芳兩地發起進攻。
8月6日,法國剛果殖民地當局派遣一支600人部隊進入剛果海外省,與漢國守軍爆發武裝衝突。
漢國與西方各國矛盾進一步激化,全面戰爭一觸即發。
8月9日,在漢國皇帝李明遠命令下,漢國本土、宋卡、蘭芳、剛果、夷州列島各地進行總動員。海軍艦隊主力前出至蓋亞那地區。
8月17日,完成動員的21萬蘭芳部隊,對入侵的荷蘭殖民軍發動反擊,一戰俘虜、消滅7萬土著部隊。
8月19日,5萬宋卡軍隊集結於玻璃、吉打、吉蘭丹一線,與2萬英國殖民軍隔河對峙。
9月12日,漢國出動飛機,對龜縮於北部邊界一線,接受蓋亞那殖民當局資助的巴西殘軍進行打擊,至9月15日,7000餘殘軍全被剿滅乾淨。
布林戰爭持續焦灼、朝鮮半島戰雲密佈,隨著各方向新興勢力的挑戰,英國最終放棄了對漢國的全面干涉。
9月20日,受倫敦政府命令,海峽殖民地撤離了增派至宋卡邊境的部隊,蓋亞那、婆羅洲北部、南太平洋海域等部署的部隊,也相繼撤回原駐地。
沒了英國的領頭,德國、法國、荷蘭、比利時等國也沒了繼續對抗的念頭,相繼平息了與漢國的武力爭端。
直接的武力衝突降低為經濟封鎖,自1900年8月1日算起,各國對漢國的封鎖持續時間長達4年,1904年,以德國為首的同盟國和以英國為首的協約國集團初步成型,兩大集團開始在政治、經濟領域展開競爭和對抗,歐洲分裂為兩大對峙勢力,對漢國的封鎖也出現鬆動和瓦解的跡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