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9年10月11日,德蘭士瓦共和國和奧蘭治自由邦共和國聯邦議會向英國宣戰,第二次布林戰爭爆發。
1899年10月30日,喬治·懷特中將率領4000英軍向布林人發動進攻,雙方在在尼科爾森峽谷爆發大戰。英軍戰敗,損失1500餘人,餘部退回萊迪史密斯,旋即被包圍。
11月3日,布林人增派援兵,發動進攻,11月7日,因為獲取重武器支援,布林軍隊攻堅能力提升,戰至11月9日,萊迪史密斯小城被攻破,喬治·懷特中將以及殘餘的1000餘英軍不敵投降。
受美洲局勢變動影響,部分美洲混血白人遷移至南非,使得布林人口比歷史同期增長10餘萬人,美洲混血白人的到來,也帶來了漢國的影響,尤其是重機槍、迫擊炮、手榴彈等武器的應用,開拓了布林高層的視野。因此,至1899年年初,布林政府透過各種渠道,從德國、漢國、法國等國家,採購了多款不同型號的重機槍、迫擊炮以及部分中型火炮。
尼科爾森峽谷一戰,布林人將採購而來的重武器應用於戰場上,給了英國人一個沉重的打擊,萊迪史密斯攻堅戰結束,英國殖民政府得了教訓,變得小心謹慎起來,一邊繼續請求援兵增援,一邊嚴防死守,不再主動出擊。
11月10日,美國政府藉口古巴局勢動盪,僑民生命受到威脅為藉口,向古巴派遣軍艦進行“友好訪問”。
11月12日,美國軍艦“緬因號”失火,美國政府指責西班牙殖民軍對美國軍艦發動襲擊,要求西班牙撤離駐紮古巴島上的一切部隊,承認古巴島獨立地位。
11月15日,西班牙政府拒絕了美國的無理要求,並尋求將古巴事件交由國際組織進行調停,遭到美國拒絕。
11月19日,美國正式對西班牙進行宣戰,次日,西班牙發表宣戰宣告,美西戰爭正式爆發。
11月20日,杜威率領亞洲艦隊,從香港啟航,駛向菲律賓海域。
11月25日,美國亞洲艦隊與西班牙亞洲艦隊發生交戰,經過4個小時戰鬥,西班牙艦隊遭受毀滅性打擊。3艘排水量1100噸級輕型巡洋艦、1艘排水量2000噸級巡洋艦被擊沉,一艘木製巡洋艦被焚燬,1艘排水量1100噸輕型巡洋艦被俘獲,只剩下2艘軍艦逃回馬尼拉港口。
11月28日,,美國大西洋艦隊主力在海軍中將桑普森帶領下,掩護2萬餘陸軍部隊在聖地亞哥登陸,古巴島上的西班牙艦隊吸取菲律賓海戰教訓,龜縮不出。
12月5日,漢國以幫助伊莎貝拉女皇復國的名義,對巴西共和國宣戰。
12月6日,集結於邊境一帶,總計20萬的陸軍部隊,在大炮掩護下,對巴西守軍發動進攻。
12月9日,美國援引美國巴西互助條約,對漢國宣戰。
12月10日,漢國對美國宣戰。
12月13日,智利對漢國宣戰。
12月17日,玻利維亞對漢國宣戰。
12月19日,漢國陸軍突破邊境防線,將6萬餘巴西守軍分割包圍於各個孤立的堡壘中,前沿部隊推進至聖保羅市。
12月20日,巴西共和國守軍向美國政府求援。
12月22日,塞維拉將軍率領的西班牙支援艦隊抵達古巴聖地亞哥港口。
25日,雙方爆發大戰,西班牙支援艦隊慘敗。
主力戰艦損失過半,殘餘戰艦也在後續戰事中,被美國艦隊俘獲。
27日,解決了西班牙艦隊的威脅後,美國政府相繼向菲律賓、巴西方向派遣了兩支艦隊支援。
1900年1月7日,3萬美國先頭部隊,在大西洋艦隊主力掩護下,抵達巴西共和國首都里約熱內盧,旋即被抽調至聖保羅州方向,用以抵禦漢國軍隊進攻。
1900年1月12日,自西海岸出發的美國支援艦隊,在夏威夷海域遭到漢國海軍主力艦隊埋伏,全軍覆沒,連同艦隊覆滅的還有2萬名陸軍部隊。
2月3日,漢國主力艦隊連同南洋艦隊對杜威艦隊發動圍剿作戰,至2月17日,最後一艘軍艦被擊沉,杜威艦隊同支援艦隊一樣,被全部消滅。
兩次海戰,消滅美國海軍軍艦總噸位約7萬噸,漢國海軍損失噸位1.5萬噸,兩國海軍噸位對比,縮小至31:25.5。
2月10日,兩艘排水量1.3萬戰列艦下水服役,漢國海軍總噸位恢復至28.1萬噸。
2月15日,漢國海軍主力搭載約2萬陸軍在智利首都聖地亞哥登陸。
2月20日,登陸部隊增長至5萬人,智利南部與中部地區聯絡被橫腰截斷。
3月12日,巴西境內登陸美軍數量達到12萬人,其中一半為招募的自願兵。
3月7日,受美國海軍干擾,巴西境內戰線穩固在里約熱內盧南部一線,戰事呈現僵持狀態。
3月22日,一支約1.2萬餘人部隊,透過跨安第斯山脈鐵路,運動至智利首都聖地亞哥北部,出其不意消滅了一支3000人的守備部隊,切斷了聖地亞哥與北部地區的陸上聯絡通道。
3月27日,聖地亞哥遭到漢國三面合圍,後路斷絕。
4月5日,為緩解智利方面壓力,美國大西洋艦隊主力透過巴拉那河,深入漢國內陸地區,不斷對沿岸地區發動炮擊和破壞。
4月7日,美國艦隊航行至淮陽府水域,遭受漢國沿岸炮臺和魚雷攻擊,損失炮艦2艘、輕型巡洋艦1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