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長河復生記> 第71章 軟磁硬磁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71章 軟磁硬磁 (1 / 3)

明朝工匠玩膩了電火花,就向孫一提出進一步的要求,力德爾爺能不能給一個更好的測電工具。

孫一於是決定做一個。

後世的電流表什麼的都繞不開電磁感應,於是孫一決定從磁鐵開始。

孫一從鐵匠那裡找來幾根五六寸長的鐵棍——就是拉鐵絲的普通原料,還有一根“柔鐵”棒。

明朝人把柔軟的鐵稱為“柔鐵”,其實就是碳含量比較低的鐵。

孫一自己拿著“柔鐵”棍,發給牛鐵匠一根普通鐵棒,讓他學著自己的樣子一起做。

孫一先用石膏紗布蘸水,在鐵棒外側裹上一層,作出一個石膏殼。

用抓兔子的黃銅絲,兩根併成一排,用手指擼著,在石膏殼上密密地一圈一圈地從頭纏到尾。

再把其中一根銅絲解下來,孫一就得到了一隻疏密一致的黃銅線圈。

用溼石膏刷在黃銅線圈的空隙處,等石膏一凝固,線圈也就固定下來,保證了線圈各匝之間不會短路。

這僅僅是第一層。

在第一層外側再裹上石膏紗布,同樣的辦法再做第二層。

幾層下來,孫一和牛鐵匠手中原本細長的鐵棍,都變成粗壯的柱子了。

在孫一眼裡,這就是兩個“胖胖”的電磁鐵。

沒有合適的絕緣導線,孫一隻能採用這種“笨辦法”

採用黃銅絲而不採用“純銅錢”絲,一是因為它比較硬,不會隨便變形;二是因為黃銅比“純銅”電阻大,製成的線圈本身還是一個電阻,不會短路燒掉電池。

把兩隻電磁鐵接入電路,果然都顯出超強的磁力。把剩下的幾隻鐵棍遞上去,“啪”地一下,就能被電磁牢牢地吸住,再想拔下來,還得費些勁兒呢。

牛鐵匠是見慣了吸鐵石的。磁鐵礦本就是鍊鐵的原料,平時打製鐵器的時候,也經常會有工具莫名其妙地就能吸鐵。可是這麼強的吸力,牛鐵匠還是第一回見。

孫一斷了電。吸在孫一的“柔鐵”棒上的鐵棍,立刻掉了下來。而吸在牛鐵匠的電磁鐵上的普通鐵棍,像是猶豫了一下,在牛鐵匠的電磁鐵上掙扎了一會,才不情願地掉了下來。

孫一抓了細鐵屑,分別在兩個斷了電的電磁鐵上試了試。牛鐵匠的鐵棍立刻吸滿了鐵屑,而孫一的“柔鐵棍”僅稀稀拉拉沾了薄薄一層。

明朝人都注視著孫一,分明就是想要個說法。

孫一解釋道:“剛才繞著鐵棍轉圈流動的電把鐵棍變成了磁鐵。現在雖然斷了電,但牛鐵匠手裡的鐵棍是硬磁性的,還有剩磁,而我手裡的柔鐵是軟磁性的,電一撤,磁性也就基本上沒有了。現在,咱們利用就普通鐵棍的硬磁性做幾個磁鐵。”

孫一把剩下的鐵棍全部投入火中加熱,按孫一的思路,要一直加熱到鐵的居里溫度,就是770度。

所謂居里溫度,是居里夫人的老公——居里先生髮現的。超過這個溫度,磁鐵就會消磁。這是因為原本磁鐵內部排列有序的原子級別的小磁鐵在這個溫度以上會變得雜亂無章。

孫一沒法測量鐵棍的溫度,只能靠猜測,換句話說,普通的爐火,隨便燒,最高也就是一千攝氏度,反正也燒不化鐵棍。

孫一吩咐牛鐵匠夾出一隻鐵棍,豎著插在地上,同時用一支釺子不停地敲擊鐵棍。接通一個電磁鐵,把電磁鐵的鐵芯和鐵棍頭對頭頂住。再接通第二個電磁鐵,頂在第一個電磁鐵屁股上。

孫一是反向利用了居里溫度的影響。

先把鐵棍加熱,解放了原子級別的小磁鐵,讓它們可以自由轉動。這道理就好比把冰箱裡凝固的辣椒油加熱,油裡的辣椒麵就開始運動。

在兩個強力電磁鐵的合力下,鐵棍裡的原子級小磁鐵紛紛轉身排隊,讓自己的方向和大環境保持一致。

牛鐵匠不停地敲擊鐵棍,就是震一震原子磁鐵,好讓它們轉身。

隨著鐵棍溫度的降低,鐵棍變硬,原子磁鐵的隊形被“凍”住了。

這時即使撤掉外加的磁場,鐵棍也會表現出很強的磁性。於是普通鐵棍就變成了磁鐵棍。

牛鐵匠拿起已經做好的磁鐵棍,向鐵屑裡一捅,再拿出來時,磁體棍已經變成了“毛栗子”。用磁鐵棍接近普通鐵棍,還沒碰上,普通鐵棍就呼呼啦啦地滾了過來,然後啪地一下貼了上來。“勁還不小呢!”,牛鐵匠評價道。

幾人按著這個方法,把鐵棍都加工成了磁鐵。

磁鐵棍規則的形狀,讓磁鐵異性相吸、同性相斥的特點表露無遺。

孫一把磁鐵棍互相吸成一個長棍,在每支磁鐵的頭上,用粉筆劃了幾道。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