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咱們去做個日晷!”
解決了刷牙和廁紙問題,孫一馬上著手解決計時問題。
——孫一手機裡的時間和狼山當地實際時間對不上,害的孫一每回估摸時間都要看太陽。
早上孫一已經安排人手在窩棚旁的空地矗了一根長矛,記錄下了不同時刻長矛最高點落在地上的影子的位置。
現在只要把這些位置連起來,就可以得到長矛最高點影子的軌跡曲線。選取軌跡曲線上離長矛距離最近的一點,就是當地時間中午12點時的影子位置,這個位置同時又是當地的正北方向。
然後以長矛的地面位置為圓心畫一個圓,就叫做日晷。正北方向就是日晷的正午時角度,即後世的中午12點;日晷的正西方向就是正卯時角度,後世的上午6點;日晷的正東方向,就是正酉時角度,下午6點鐘。
再進一步在日晷上畫出刻度,日晷就變成了一個太陽量角器。根據長矛影子在量角器的位置,就可以得到準確的當地時間。
賈道士一挺胸脯,“沒問題,且看貧道手段!”
道士嘛,成天擺弄兩儀四象八卦羅盤,畫個日晷還不容易?
孫一牽著奶娃的手,奶娃羞紅了臉,三人來到空地。
只見地上高高地插著一支長槍,槍尖沖天,長槍北側地上零零星星擺放著不少小石頭。這些小石頭就是記錄的槍尖影子位置。
賈道士懵了,長茅和地面不垂直!茅子尖和茅子根不在一個位置上!!
道士有心把長茅重新豎好,可那樣記錄的影子位置就全沒用了。
賈道士嘟囔道,“爺,這日晷我可畫不出來,矛子根本就不直嘛。”
孫一一時也沒了主意。
奶娃掙脫孫一的手,“爺,讓我試試看。”
奶娃小跑著回到窩棚取來一團線,把一塊小石頭吊線上頭,高高舉起成為一個鉛錘,揚著手、墊著腳去夠長茅的最高點。
孫一明白了,一下子把奶娃抱起來舉高。
奶娃頓時羞得耳朵根發燙。
奶娃拿著鉛錘線的手夠到長槍的最高處,等底下的小石頭不晃了,趕緊鬆手,石頭落下——這點就是圓心了。
奶娃幾乎是掙扎著推開孫一,從圓心扯著線出去到最近的影子位置停下。
孫一配合她按住圓心,高高地拋給奶娃一支剛做好的粉筆。
“奶娃,接著!”
奶娃伸手,卻沒接住。
奶娃撿起摔成幾截兒的粉筆頭,繃著線,圍著孫一的圓心畫了一個標準的大圓。
把記錄著長矛矛尖影子位置的小石頭用一條弧線連線起來後,奶娃依舊繃著線,找到了弧線到圓心最近的地方,用粉筆比著線畫了一長道——這就是正北方向。
奶娃順著大圓走走停停,眼神不住打量,又在正南,正西,正東的位置用粉筆畫一長道。
奶娃再走幾圈,在大圓的每個四分之一圓弧上又均勻地畫上兩豎,整個圓被十二等分;最後奶娃在每十二分之一圓弧中點畫一豎,二十四等分圓完成了。
孫一疑惑地圍著大圓轉了一圈。
圓分的非常平均,尺規作圖也不過如此。
“奶娃,你是怎麼做到的?”
奶娃心裡還在“怦怦”亂跳,
“我先在心裡估摸一下位置,多了少了就在心裡調一下,等心裡拿準了,直接畫下去就行。”
孫一不可置信地打量奶娃一眼。
“誰教的你用鉛錘找垂直、用線畫圓?”
“我從小就看著大大這麼做,自然就會了。”
“你以前用過粉筆嗎?”
“沒有。我做針線活都是用畫石。”
奶娃從線團裡撿出一小塊白石頭遞給孫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