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一好奇地敲打牆壁,從理論上計算,這間建築的牆壁應當有一間房的厚度,說不定是什麼密室暗道。
牆壁上也是後世珍貴的壁畫,在後世是根本碰不得的。據說壁畫中蒙古服飾人物像就是阿勒坦汗及三娘子。
房間內有一座三尺高的檀香木塔。這座木塔在後世在1966年的大革命中被拆除,拆除時發現塔下有地宮!
地宮內藏有人骨灰一包,木梳三把,念珠六掛,三角形鍍銀藥盒一個,鑽石耳附兩副。
孫一暗暗琢磨,是不是找個時間來探查一下地宮?也許可以發現什麼秘密?
帶路的學僧介紹,這是三娘子的靈堂,又叫太后廟。民間傳說三娘子是昭君娘娘轉世,黃教則認定三娘子是多羅菩薩的化身,總歸三娘子是一位下凡的神仙。
孫一立刻打消了探查地宮的想法,因為這麼做一定會引起眾怒。
孫一和琪琪格為三娘子上了香,沿著一條幽靜的小路向北來到美岱召東北角一處小小的院落。
推門進院,院子裡沒人居住,但是打掃得乾乾淨淨。主房是二層小樓,東西兩側各有配房,房後映襯的就是巍巍的大青山,房前是一片綠葉紅花。
孫一一見就滿心喜歡,不由得對琪琪格說道:“咱就住這兒!咱倆住二樓,一樓當客廳,西配房歸悶蛋住,東配房當書房用。”
同行的學僧動動嘴唇,想提醒塔布囊這是當年大海喇嘛住過的院子,是黃教的聖地。
話還沒出口,琪琪格已經推門進屋收拾房間。
學僧連忙把話嚥下去。
悶蛋安排護士登上城牆的東北角樓,居高臨下承擔防護任務。
朱軍師在美岱召西北側“佔”了一處院落,請達海博士和自己同住,又為莫日根挑了一處院落讓老人養病。
收拾停當,百姓代表已經齊聚琉璃殿。代表們都很興奮,能在皇上才能用的琉璃瓦下議事,這是何等的榮耀!
代表們聽說塔布囊給彌勒佛上香,給財神爺上香,還給三娘子上香,頓時覺得塔布囊不僅神通廣大,還是個好人。
孫一、琪琪格、朱軍師、莫日根幾位首領來到琉璃殿,百姓們禁不住又要磕頭,被幾位首領強令禁止。
孫一有了在九原的經驗,先和百姓們拉拉家常。
不聊不知道,一聊嚇一跳。
大板升的百姓春夏種地,秋冬打獵,還從事駐牧、半遊牧和各種手工業,行業五花八門。
大板升的百姓祖上從明朝逃來草原,有白蓮教徒、有明朝的邊軍、有逃難的百姓。
百姓的祖先發現這裡輕鬆好過,便以達子自居,紮下根來。他們他們有一個專門的稱呼——漢夷。
漢夷為阿勒坦汗提供糧食蔬菜、弓箭器具,也隨同阿勒坦汗出征。
老人們回憶,聽他們的老人說,那時金國和明國關係很緊張。
阿勒坦汗意識到金國不可能征服明國,便屢屢嚮明朝要求講和互市。
可惜明國的嘉靖皇帝是個倔種,每每殺死阿勒坦汗的使者。
阿勒坦汗便發兵報復,嘉靖皇帝就發兵反報復。金兵深入明境搶掠人口,明軍趁金國空虛屠戮婦孺。
那時年年打仗,兩國百姓們早就厭煩了這種無休無止的無意義的相互放血。
明國在邊牆之外的草地上建有孤零零的“火路墩”。雙方打仗的時候,漢夷圍困火路墩裡的漢人,但是並不真的往死裡困。只要漢人拿出銀兩,就可以向火路墩外的漢夷買水買柴。
雙方不打仗的時候,雙方還經常交換工作。漢夷替漢人上火路墩“警戒瞭望”,漢人替漢夷在草原上“放風放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