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長河復生記> 第282章 日月合朔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282章 日月合朔 (1 / 2)

孫一沒想到。

一個日期程式碼在明朝人心中居然如此重要,以至於參謀長和軍師不顧正在打仗也要搞清楚,以至於一向反滿不反明的孫定遼開始堅定地宣稱明朝皇帝為崇禎小兒偽天子。

在孫一看來,這個時代的人都有十分滑稽的執念。

比如,草原上的人不喝茶就會被活活憋死;做個小人偶插上針就能把人咒死;曆法出現錯誤王朝就會被顛覆。

他們也不想想,如果這些神奇的伎倆管用,還要戰爭做什麼?

但是眾人看向孫一的表情,要麼義憤填膺,要麼心誠則靈。

孫一的汗頓時下來了。

看來既然是執念,今天不把這件事做個交代,他們是沒心思打仗了。

這些日子以來,孫一對明朝的歷法基本有了一個瞭解。

明朝的歷法簡單的說是太陽曆、太陰曆、干支歷的三合一。

太陽曆以太陽的天跡軌道為週期,以太陽繞地一週為一日,以冬至到下一個冬至為一歲。

漢代以前的古歷規定一歲為365又4分之1日,漢代之後的歷法規定一歲的長度更為精確。如漢歷規定為365又1539分之385日;一歲平分為十二個節,以“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序數,每節中央有一個氣;十二個節點和十二個中氣各有名稱,合稱為二十四節氣。

太陰曆以月亮的一個圓缺週期為一個月,大月三十天,小月二十九天。從唐代開始,每月從“朔日”開始,為初一。所謂“朔”,就是指月球恰好執行到地球與太陽之間,三者位於同一個平面內。這時太陽正在月球背後,從地面上觀測者看不到月面任何明亮的部分。

中國的太陰曆規定以正月初一到下一個正月初一為一年。陰曆的一年不等於陽曆的一歲,一年為12個月或12個月加一個閏月,長度並不固定。

干支歷就是採用天干地支的六十進位制來計數日、節、年。

干支紀日作為中國傳統曆法,在中國古代一直使用,有史以來從未間斷,可以方便地連續地準確地向前或向後定位到每一天。

史載春秋時期魯隱公三年二月己巳日(公元前720年2月22日)曾發生一次日食。這確切地說明中國最晚於公元前720年就在使用干支紀日。

干支並不用來紀月。中國陰曆的月向來都是以數字敘述,如正月、二月、三月、四月、五月、六月、七月、八月、九月、十月、冬月、臘月。

後世經常說的“丙午月”、“丁未月”其實是誤傳。古人用干支紀的是“節”,嚴格應當稱為“丙午節”、“丁未節”。丙午節即俗稱的“午月”、“午馬月”,為陽曆的芒種到小暑的一段時間。

憑藉這些基本知識,孫一同時拿過兩本皇曆對比檢視。

賈道士的皇曆的紙質比達海的皇曆差很多,很破舊,封面上多一行字小字:延安府刻印,不得於京師地方流通。

孫一問:“這本延安府的皇曆為什麼不能在京師流通?”

賈道士回答:“每年百姓需要的皇曆數量巨大,京師供應不了。各地官府可以在本地刻印本地發放,但是不能向京師輸送,否則就是犯上。”

孫一開啟兩本皇曆。

達海的皇曆書頁很整潔,賈道士的皇曆在每日的吉凶宜忌欄目中經常用毛筆圈圈點點。

對比兩本皇曆的內容,除了版式字型,好像其它並無不同。

孫一翻到四月,賈道士的皇曆中四月十八那一天的厲注全部被塗掉,旁邊標註:天人下降,大吉大利。

達海的皇曆中那天的厲注顯示:四月十八。丙午,乙酉。芒種。大事不宜。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