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一腦海裡響起穿越那天早晨離開賓館時,賓館前臺和孫一開玩笑,“今天開始就是猴年馬月了,什麼怪事都有可能發生,你一個人上山要小心呦——”
孫一在手機的萬年曆中查到那天:
2016年6月5日,星期日。農曆五月小,初一日。丙申年,甲午月,戊午日。朔 10:59:32。芒種 13:48:28。
就是說那天在上午10:59:32的時候,日月合朔進入陰曆五月;在下午13:48:28的時候,為芒種節氣,進入陽曆午月。
所謂猴年馬月,猴年指的是陰曆申猴年,從正月到臘月,馬月指的是陽曆的午馬月,從芒種到夏至再到小暑。
難道是太陽和月亮合謀,把自己從2016年的猴年馬月第一天送回到崇禎五年的猴年馬月第一天?
再往後翻,五月初一那天。
達海的皇曆顯示“五月初一,五月大。丙午,戊戌”。
賈道士的皇曆上在當天打了一個大大的叉,旁邊標註:“四月大,五月小。實為四月卅。以後五月吉凶厲注皆不準”。
原來問題出在這裡!
大明官方的皇曆是四月小,五月大。賈道士按照“天書”改成了四月大,五月小。官方的五月初一被改成了四月三十,所以之後聯軍的日子都比官方晚一天。
那時聯軍只有賈道士一個“讀書人”,他又擁有皇曆,大月小月自然是他說了算。
賈道士這麼一改,形成了今天官方的日子是五月三十,聯軍的日子是五月二十九。
有意思的是,達海的皇曆上今年的夏至和端午是同一天,厲注為:“夏至至陽,端午至陰,陰陽衝突,大凶”。
賈道士的皇曆上夏至那天被改為五月初四,賈道士自己標註為“亢龍有悔”。夏至第二天才是聯軍的端午,賈道士標註為“否極泰來”。
耿秀才和土匪二桿子就是夏至那天來拜會聯軍,聯軍第二天攻打土匪島,開始以為島上鬧瘟疫,後來發現是土匪中毒。
四月大,五月小的始作俑者是孫一手機中的萬年曆。
萬年曆顯示:
“1632年6月18日,星期五。農曆五月小,初一日。丙午月,戊戌日。朔 01:16:57。”
孫一暗暗叫苦。
太陽還算陽光,把自己從芒種送到芒種,算是點到點的服務;
月亮太陰險了,把自己從五月初一送出,卻在目的地的五月初一留給自己這麼一道難題!
所謂朔 01:16:57,是指在凌晨01:16:57,月亮和太陽在同一個經度上。從天文學的意義上講,朔之前為上一個月,朔之後為下一個月。
曆法上不能把一天分成兩半,前半天屬上一個月,後半天屬下一個月。所以一般的做法是把日月合朔的當天作為下一個月的第一天。
那麼日月在凌晨01:16:57合朔,怎麼算?算前一天,還是後一天?
如果算前一天,那麼就是明朝的皇曆是正確的,四月小,五月大。
如果算後一天,那麼就是手機的萬年曆是正確的,四月大,五月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