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長河復生記> 第266章 行軍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266章 行軍 (3 / 3)

電三眼銃的使用減少了貼身肉搏的機會,使士兵的重甲嚴密防護變得不必要;聯軍的複合纖維頭盔和護胸短甲加起來不過二十斤,使聯軍由士兵揹負全部給養成為可能。

因為是夏季可以露宿,孫一干脆砍掉三營的營帳不要;實際上,聯軍也沒有那麼多營帳。

三營士卒的糧食規定為每人攜帶十斤乾糧、一斤奶疙瘩,一隻水囊和一小包淨水丸。

所謂淨水丸,就是炸藥的半成品——次氯酸鈉加上明礬。次氯酸鈉負責殺菌,明礬負責沉澱,淨水效果超級好,後世野外運動也是用的這個配方,只是淨化之後的水的味道確實稍微比較有些難喝。

再加上士兵的兵器和兵器耗材,孫一成功地把三營的普通士兵最大負重控制為體重的三分之一以下。

如此一來,三營便可以機動靈活地迂迴穿插,打一場的五到六天的運動戰。如果結合水師的黃河的水運保障,三營就可以活躍在黃河兩岸二到三天的路程內。

後世五十年代美軍的教範規定地比較詳細:一般狀態下行軍每小時有十分鐘的休息時間,道路行軍速度為每小時4公里,野地行軍速度為每小時2.5公里。夜間道路行軍速度為每小時3公里,夜間野地行軍速度為每小時1.6公里。強行軍狀態下,部隊逐日移動距離為二十四小時56公里,四十八小時100公里,七十二小時130公里。

由於五十年代美軍的單兵負重大大地超過了士兵體重的三分之一,孫一隻參照這個教範中各種不同條件下行軍路程的比例關係。

孫一預計,輕裝之後的三營在草原路況下普通行軍一日可以保證五十里。強行軍因為需要夜間行軍,而士兵患夜盲症的太多,目前難以估計,希望可以達到一百里。

三營如果能做到這個標準孫一就很滿意了。因為這時大家信奉的孫子兵法有云:“百里而爭利,則擒上將,勁者先,疲者後,則十一以至。五十里而爭利,則蹶上將,法以半至。三十里而爭利,則三分之二至。”

意思就是說百里急行軍只能按時到達十分之一,五十里急行軍只能按時到達一半,三十里急行軍只能按時到達三分之二。

總之,明朝的將領們普遍認為軍隊急行軍是一個風險很大的事,輕易不會採用。如果三營可以突然到達敵人眼前,一定會把這些將領們嚇一大跳。

不過,孫一這麼做也付出了代價,就是三營的火炮必須剝離。

一門虎蹲炮重一百斤,還要加上配套的鉛子、火藥、虎蹲支架;一門將軍炮重三百斤,除了鉛子、火藥還有必須的炮車、牲畜。

所以火炮根本不可能跟上三營步兵的行軍速度,於是孫一將三營的火炮全部獨立出來,單獨編為一個炮隊,這次隨水師一起行動。

現在馬上天黑,正好可以檢驗一下三營夜間行軍的效果。

卜十九率船隊帶參謀部、參謀二部、衛生隊和輜重繼續下行,李廣帶領短暫休整之後的三營沿乾枯的金津河道連夜出發。

楊日天徵集到一些本地馬匹,派出一路騎手飛報參謀長,一路騎手飛報金溝障城準備熱水熱飯,其餘的交與孫一、琪琪格和自己等將領騎乘。

孫一的衛隊長王悶蛋騎一匹母馬和五名步行衛士走在隊伍最前面。

悶蛋挑著一根長木棍,木棍末端立著一根電燭,電燭導線沿木棍連線到馬背上的電池。

點燃的電燭滋滋作響,在沒有月亮的夜晚照亮了方圓數十丈。

——這是沒有辦法的事。

聽說塔布囊和琪琪格在這裡,附近的百姓奔走相告,全都跑來觀看。

孫一索性就讓大家看個夠。

孫一教導琪琪格和他一樣不時地向兩側的百姓揮手致意。

百姓見塔布囊的護衛舉著一顆明亮的小太陽,小太陽不時的落下火星,並留下一股黑煙,紛紛匍匐磕頭不敢直視。

孫一的五名衛士累得跑前跑後地扶起百姓,並向百姓解說塔布囊已經廢除了磕頭禮。塔布囊和琪琪格隨便看,一不犯法,二不要錢。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