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看看他,現在還是個中書舍人,元顥入洛,他連這個舍人估計都沒得做了。
可既然已經到了這個地步,再去悔恨也沒什麼意義了,高道穆理了理大腦中的思路,開口向皇帝元子攸獻策。
“陛下,現在臣有上下兩策,可供陛下抉擇。”
“高卿。”元子攸面容憂愁,嘆了口氣說道:“咱就不玩這套了,有什麼對策,趕緊說吧。”
“咳~”
高道穆有些尷尬,直言道:“偽帝元顥所部,人數不多,能一路勢如破竹至洛陽,只不過是因為朝廷主力一在河東,一在山東,若是陛下御駕親征,重賞宿衛勇士,背城一戰,定可以擊敗元顥軍,最不濟,洛陽城堅,也能守住等太原王爾朱榮、上黨王元天穆回援京城。”
元子攸有些無語,質問道:“高卿,莫非大梁城不堅?滎陽城不堅?虎牢關不堅?還是高卿以為論守城,朝中還有人比得過楊津?”
高道穆知道元子攸怕了,急忙話鋒一轉道:“若是陛下擔心勝負難料,不如從河橋北渡黃河,暫避鋒芒。然後徵召上黨王、大將軍元天穆,太原王、大丞相爾朱榮前來勤王,令其各自率軍護駕,一北一東互為犄角,前往討伐定然無往而不利,此為萬全之策。”
“高卿此言有理,此言甚有理!”
元子攸心下稍微安定,又踱了幾步,命高道穆就在顯陽殿的油燈下寫詔書,同時傳喚領軍將軍,河陰之變的另一位主要參與者元鷙率領禁軍隨行。
元子攸的心裡很清楚,他得位不正。
元子攸的所有權利都來自於爾朱榮的武力支援,失去了爾朱榮,他沒有任何理由來繼承皇位。就像當初元冠受所說的,既然元子攸都能當皇帝,那自己也可以。
在帝系的繼承權上,跟處於元子攸同樣位置的人一大把,元子攸只不過是沾了爺爺留下的名望的光罷了,才被爾朱榮所擁立。
在這時,北伐軍即將兵臨城下,元子攸內心的恐懼無以復加,洛陽城中所有人都有可能是他的敵人。
不管平常怎麼怨恨爾朱榮,現在元子攸唯一的選擇就是北上,去投奔爾朱榮,只有在爾朱榮的大軍裡,他才有安全感。
五月八日,得知了皇帝元子攸在禁軍護送下秘密北逃的洛陽文武,收拾了一下心情,在臨海王元彧,安豐王元延明這兩位河陰之變中碩果僅存的王公的帶領下,封存國庫,帶著全套當初在河陰迎接元子攸的皇帝儀仗,去虎牢關方向迎接元顥。
五月十日,率領著浩浩湯湯的北伐大軍的大魏皇帝陛下,終於抵達了他忠實的洛陽。
至此,大魏的江山上,出現了三個皇帝並立的局面。他們分別是佔據了關隴的元冠受,佔據了河南淮北的元顥,佔據了河東、河北、山東的元子攸。
五月十一日,元顥改元建武,宣佈大赦天下,並加封陳慶之為侍中,車騎大將軍,左光祿大夫,食邑一萬戶。
一年之前,倉皇南渡。
一年之後,煊赫北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