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看明軍沒來之前這人嘴巴狠的不行,但是在黃海道被朝鮮義兵折磨了小八年之後,他早就不是剛剛入朝時候的英武少年。
如今聽聞明軍20萬南下的豐臣秀勝,不僅沒有北上支援小西行長,更是直接從鳳山撤到了開城,這裡已經是黑田長政的布放地,可是他依舊沒有停下,繼續撤回到了王京找他的兄長秀次去了。
其實他起初還不願意相信這個數字,派家臣武士出去探查情報,誰知這個家臣武士也是一個慫蛋,出城繞了一圈便謊稱明軍10萬已圍黃州。
黃州是黃海道兩大主城之一,就在鳳山以北30公里處,聽聞明軍已到左近的豐臣秀勝大驚失色,認為平壤與小西行長已經一戰而沒,隨即帶著大部隊棄守鳳山南逃。
但是他這一撤不僅把平壤的小西行長賣了,還把駐守黃州的島津豐久等3200人出賣了。
】
他們根本沒有得到撤兵的命令,主要還是豐臣秀勝認為明軍已經包圍黃州,即便派人也通知不進去了。
誰知這個烏龍越滾越大,不久之後駐守朔寧的大友義統遇到一夥朝鮮義兵,因為打著明軍的旗號,再加上很多人身著紅褐色棉甲,被其誤認為明軍是從咸鏡道而來。
他自然認為咸鏡道的加藤清正和花房正幸已經戰死,直接棄守朔寧城後也逃向了王京,被義兵兵不血刃的收復了朔寧,切斷了黃海道與咸鏡道的聯絡。
日軍在為了應對明軍在王京以北修築有兩道防線,開城、朔寧、漣川便是第一道防線,分別由黑田長政、大友義統和吉川元長守備。
坡州、積城、麻田、永平、揚州則是第二道防線,由豐臣秀次和小早川隆景親自駐守。
大友義統直接從朔寧撤走,使得第一道防線直接出現了破口,更是切斷了漣川與開城之間的聯絡,想要聯絡只能透過麻田、經積城、長湍才能通知開城,戰略層面的效果大打折扣。
關鍵是不久之後吉川元長來報,佔領朔寧的只有2000朝鮮兵,已經被他擊退,這就讓大友義統的面子丟到姥姥家了。
眼下正是用人之際,再加上前有豐臣秀勝從鳳州南逃,豐臣秀次也不好只懲戒大友義統,隨即交代他要嚴守朔寧之後,又將他派了回去。
至萬曆二十年十二月二十日,日文祿元年十二月八日,明軍的火炮終於運抵平壤城前線。
明軍的火炮可以說是五花八門,既有後裝的佛朗機炮和無敵大將軍炮,雖然由氣密性的原因射程只有百步,但是在裝填散彈之後卻能覆蓋60米寬的截面。
還有重3000斤的神威大將軍炮,以及重7000斤的紅夷大炮,這些都不是可以輕易隨軍移動的火炮,需要專門派人透過車子由馬匹運到前線。
與火炮一起送到前線的,還有明兵部簽發的懸賞狀。
只見上面寫道,凡是能擒斬豐臣秀吉、豐臣秀次、小西行長這三名倡亂元兇的,每個人賞銀1萬兩,封伯世襲。
若是可以擒斬豐臣秀家、豐臣秀勝、加藤清正、小早川隆景、宗義智等小頭目的,每人賞銀5000兩,封世襲指揮使;擒斬日本島內偽倭皇來獻者,封日本郡王。
其他小雜魚各有對應的賞賜。
與歷史上的封賞狀不同的是,此次萬曆特別點名“偽倭皇”三個字,很顯然是秀家書信中對日本的統治結構中提到天皇有關。
在明朝君臣的心裡,這個天下只能有一個皇帝,那就是北京城的大明皇帝,你小小的倭國僭越稱敵就是不該。
這份封賞狀後來被秀家看到,他不由的啞然失笑,暗道自己人都沒在朝鮮憑什麼自己就上了榜了?
自己怎麼說都算是對明友好人士吧?
關鍵是你懸賞我就算了,但是為什麼給我定的賞格這麼遜,居然排在豐臣秀次和小西行長之後?
我不服啊!我不服!
當然秀家也從這份懸賞狀上看出來了這次萬曆皇帝是真的認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