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蠣崎氏?”秀家聽到這個既熟悉又陌生的名字愣了一下,坐在下面的瀨戶家正以為秀家不瞭解蠣崎氏的情況於是開始向秀家介紹起來。
蠣崎氏前身是若狹武田氏後人,先祖喚作武田信廣,因為家族繼承人的問題逃亡到東北的南部家,受封蠣崎城,這也是蠣崎氏的由來。
後來武田信廣由於和南部家不和轉投安東氏,因為安東氏被南部擊敗,安東政季逃亡蝦夷的渡島半島,武田信廣隨行。
這裡由於和蝦夷人貿易的需要,有著許多的和人定居點,安東政季來到蝦夷之後將渡島半島細分為道南12館,武田信廣當時在這十二館中西北部的花澤館生活。
後來由於貿易爭端,道南蝦夷人和道南12館的和人發生戰爭,即科沙曼之戰,除了花澤館、茂別館外其他定居點迅速淪陷。
而武田信廣在這段時間很空初始,率領僅剩的和人武士利用蝦夷部落之間的矛盾打敗了蝦夷聯軍,將12館一一收復,得到了渡島半島和人的擁戴。
也因此他被花澤館館主蠣崎季繁看重,收養為婿養子,正式受領蠣崎的苗字。
由於科沙曼之戰的緣故,蝦夷人與和人之間擁有了不可調和的矛盾,在接下來的近百年間,蠣崎氏歷經3代家督都在和蝦夷人作戰。
直到蠣崎季廣繼位之後調整了策略,停止與蝦夷人的武裝對抗,重新開始和蝦夷人進行貿易。
到1582年,75歲的蠣崎季廣將家督位置讓給了3子蠣崎慶廣。之所以讓給三子是因為他的前兩個兒子都被他的大女兒毒死了。
說道這裡其實和歷史上對蠣崎家的記錄大差不大,有加對於此還是有所瞭解的,如今只不過經瀨戶家正的口復一下盤罷了。
他開口向瀨戶家正詢問“蠣崎家找我所謂何事?”
“蠣崎家督派了重臣小平季遠前來,此人是現任家督蠣崎慶廣的舅舅。當初與我們商談的時候說是想要與我們商議平分蝦夷的事兒,但是具體的情況並沒有和我們說。”
見從瀨戶家正這裡得不到什麼答桉,秀家只能讓他安排時間接見一下這個從蝦夷地而來的人了。
瀨戶家正辦事很迅速,第二天就將小平季遠待到了秀家面前,秀家特意叫來了立原久綱和立原信久兩人作陪。
小平季遠此人膚色比大部分和人要白一些,身上的毛髮要濃密一些,這些可能都是世代身處北地而身體特異性進化而來的特徵。
他的身上穿著意見絳色凋文朝服,頭戴武士牟面見秀。
這裡說他的衣服是絳色不太準確,因為衣服的顏色不太均勻,看起來是一件紅色的衣服經歷了很多年的沉澱而產生的顏色變化。
而且從衣服的款式上來看和小平季遠的身形也不太相符。
小平季遠此次面見秀家準備了很多禮物,不過大多都是皮貨毛料之類的蝦夷特產,都是蠣崎季廣特意準備的。
這些東西如果放在其他大名這兒必然價值千金,但是在秀家這裡卻顯得有些稀鬆平常的,因為秀家本身也掌握著蝦夷的貿易,自然是有渠道獲得這些東西的。
小平季遠面見秀家,再向秀家行完禮之後抬頭勐地看到坐在立原久綱身後的立原信久愣了一下,顯然他對於在南國看到一個蝦夷人長相的人很穿日本武士常服有些奇怪。
只是現在這裡是秀家的面前,他顧及形象不好發作,只能將內心的疑惑埋藏在心中等待秀家的詢問。
“聽瀨戶家正說你是來自蝦夷南端的蠣崎氏家臣,叢林蝦夷地南來何止千里,辛苦你了。你從蝦夷地不遠千里而來並送上這麼精美的禮物,必然是有所有請求的。
因此在收你的禮物之前還請將蠣崎氏的請求說出來,如果我做得到我再收下這些禮物吧,如果我做不到,還請您將這些禮物帶回去。”
秀家開口先對於小平季遠的遠道而來表示了慰問,並且稱頌了這些禮物的精美。
其實小平季廣心裡很清楚,自己準備的禮物並沒有打動秀家的心,因為秀家在蝦夷地也有貿易據點,這些東西他們自然也能得到。
但是這對於土地貧瘠全靠蝦夷和東北做中間商貿易的蠣崎氏來說,確實是最拿得出手的禮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