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會兒,夢葉和宮城被美惠開車接來了。
千夢葉作為宗千家唯二的傳人,需要負責接引客人去茶室。宮城美咲作為千臨涯的大弟子,則負責待命。
按照茶道禮儀,一般負責接引的是茶室的女主人。本來按照安排,擔任這個角色的是千夢葉,但琉璃子堅持要負責晨點的接引,便把夢葉頂掉了,讓她在下午和晚間時參加。
讓夢葉和宮城去另外的休息間後,兩人繼續等在會客間。臨走前,宮城傻不愣登地回頭,衝千臨涯豎了下大拇指。
千臨涯汗下。
不過看來,要她準備的東西,算是準備齊了。
接著,西園寺、近衛、花山院等家陸續來人,都被接引到了後面的休息間。
來人基本上都是女性。唯一的特例是鷹司家的鷹司秀和,他是這代中唯一一個男性子嗣,所以一般都會被派來參加這種活動。
不知道是不是這個原因,他看上去柔柔弱弱的,和女孩子沒什麼分別。
人都到齊後,千臨涯就回茶室,在門口橫放上禮扇。
這把禮扇並不是宗千家流傳已久的那把,而是他自己製作的,扇面上寫著新的內容,是他為這次茶會專門製作的禮扇。
他手中拿著掃帚,開始打掃庭院。
按照茶道禮儀,在客人們到來之前,亭主需要灑掃庭除,這樣客人來到後,看到被灑過水的露地,就知道主人歡迎客來。
庭院已經非常乾淨了,再次灑掃,只算象徵性的意義,但千臨涯還是一絲不苟地做了。
接著,他又進入茶室後面的“水屋”,再次檢查了一遍炭火。
這些炭都是他仔細洗過,然後晾乾後的木炭。茶道中,燒的炭也十分講究(確切地講,一切都很講究,包括木炭)。
茶道用炭有十種規格,每種的長短粗細都不相同。在招待客人前,需要去掉炭屑,再清洗晾乾,這樣在添炭的時候才不會濺起火星。
接著,千臨涯將製作好的底灰,細細地撒在風爐裡,用器具仔細壓平。
茶道用底灰是用茶水和炭灰混合,手工反覆搓揉,再晾乾後形成的,顆粒分明,作用也是防止濺起火星。
這底灰是他從自家帶過來的,以前千臨涯製作了不少,可惜因為沒有生意,一直消耗不掉。
在風爐鋪好底灰後,千臨涯又擦拭了一番風爐。
風爐是唐代時流傳至今的,專門用作煮茶的道具。
按照茶道慣例,每年立夏日後,燒炭用的爐火便要改用風爐;立秋後,風爐要放茶室中央,增添暖意;11月天氣漸涼後,風爐便不再使用,改為使用地爐,一直持續到次年的立夏。
仲夏茶會是初夏末尾時召開,自然也是使用風爐。
這次用的風爐是鐵質的,也是千臨涯運用高壓手腕,讓匠人手工製作出來的,耗費不菲。
相對的,成品效果也極為漂亮。青黑色,造型規整,看著就讓人喜歡。
一切準備停當後,千臨涯站起身,在茶室外活動了一下身體,接著,又去後面檢查茶點的狀況。
檢查完茶點,他才走到門邊,把放在門口的禮扇撤下來。
茶會可以開始了。
琉璃子帶著名門的客人們,呼呼啦啦一大幫子,從廊簷下走來。
走在最前面的是德大寺的老太太,她腿腳不便,要琉璃子攙扶,拖慢了整個隊伍的速度,但也沒人敢急著催她。
千臨涯早已跪坐在門口,面無表情,眼看著庭院裡的太湖石。
人聲越來越近,他的心中反而越來越平靜。
德大寺的老太太走到門口,跪坐下來,向千臨涯相對行禮。
出乎意料的是,她雖然腿腳不便,但跪坐對於她來說,倒像比走路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