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正是張子明當日的計策,以仁義對暴政,以光明對決黑暗:
面對沙場百戰的安西眾虎將,孱弱的張子明侃侃而談:“孟夫子雲:不嗜殺人者能一之!
天下莫不與也。
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殺人者也。如有不嗜殺人者,則天下之民皆引領而望之矣。
誠如是也,民歸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誰能御之?”
……
秀才將一塊白方巾遞給白復,長嘆一聲道:“我們清點張子明遺物時,發現了這塊方巾。這是子明給其妻寫下的最後一封家書。
他的同鄉告訴我,子明並不是孤身投軍,其家人尚在故鄉老宅,父慈子孝。子明與其妻感情深厚、琴瑟和鳴……”
白復輕輕掀開這塊方巾,見字如面,張子明清瘦俊朗的笑容躍然紙上:
“淑珍卿卿如晤:吾今以此書與汝永別矣!吾作此書時,尚是世中一人;汝看此書時,吾已成為陰間一鬼。
吾作此書,淚珠和筆墨齊下,不能竟書而欲擱筆,又恐汝不察吾衷,謂吾忍舍汝而死,謂吾不知汝之不欲吾死也,故遂忍悲為汝言之。
吾至愛汝,即此愛汝一念,使吾勇於就死也。吾自遇汝以來,常願天下有情人都成卷屬;然遍地腥雲,滿街狼犬,稱心快意,幾家能彀?吾不能學太上之忘情也……”
吾平日不信有鬼,今則又望其真有。今是人又言心電感應有道,吾亦望其言是實,則吾之死,吾靈尚依依旁汝也,汝不必以無侶悲……”
……
一封並不長的與妻書,讓白復幾度淚奔。
“無情未必真豪傑。”
張子明正值風華正茂,臨巾絮語,兒女情長。飽含深情的傾訴,使三軍將士心魂為之悲憫、激盪。
……
草木含悲,風雲變色。
江寧城外的校場上,鵝毛大雪洋洋灑灑、鋪天蓋地而落,讓天地變成白茫茫一片淨土。江淮一帶,少見這般大雪。
大雪紛飛中,大唐三軍將士軍容整齊,神情肅穆,列隊送別。
白復走到張子明和捐軀戰士的棺槨前,單膝跪下,右拳撫胸,致以最崇敬的軍禮。
良久,白復起身,大步走到三軍將士面前,拔出倚天長劍,斜指長空,大聲高呼:“浩氣長存,老兵不死!”
“浩氣長存,老兵不死!”
“老兵不死!”
校場內迴盪著三軍將士的吶喊,渾厚悲壯,久久不息。
“轟轟轟”
臨近校場的江面上,唐軍水師火炮齊鳴,二十一響,聲聲霹靂,感天動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