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伏在儋羅(今濟州島)的波斯將軍阿爾伯茲觀察到金城水師回援的海船數量,繼續用鴿信將情報傳送回白復駐地。
待新羅金城水師過白翎島,駛入渤海海峽,駐紮在登州、大謝島、龜島和烏湖島的大唐水師如狼群一般,悄悄逼近新羅金城水師,將其合圍、封鎖在一個三角形的隱秘海域之中。
新羅金城水師略有覺察,但此時箭在弦上,不得不發。
為了爭取撤退的時間,樸英煥命水師戰船一字鋪開,儘可能靠近蓬萊狹長的海灘,以便讓八萬熊津城水兵不需要太多舟艇,僅憑泅水就能登船。
兵法有云,半渡而擊之。
陳鴻鵠算準時辰,等待發動致命一擊。
一個時辰後,灘塗上有一半熊津城水兵逃竄上了戰船。
眾將望眼欲穿,紛紛向陳鴻鵠請戰。
陳鴻鵠和白復胸有成竹,絲毫不為所動。
又過了半個時辰,六七萬左右的熊津城水兵逃竄上了戰船。新羅水師升起了風帆,再不發動進攻,就很難將其悉數攔截。
眾將心急火燎,急不可耐。就在此時,只聽一聲炮響,海面上升起數朵巨大的煙花——正是發動總攻的訊號!
唐軍將領大喜過望,萬人操槳,百舸爭流。數千艘大小戰船從海平面的天際線上駛出,旌旗招展,遮天蔽日。
樸英煥大驚,顧不上還有一萬餘人未能登船,趕忙拉起船錨,鼓動風帆。
只見風雲突變,海流倒轉,退潮而落,新羅戰船超載過重,吃水太深,擱淺在海灘上。
原來,蓬萊外海這個三角形的隱秘海域,受到周圍島礁的影響,洋流變化異常,會在每天特定的時辰退潮。
只有當地的漁民才知曉其中厲害,出海捕撈都會精準把握時間。
數千艘擱淺的新羅水師,如同一隻只擱淺的鬚鯨,垂死掙扎,無力自救。
一聲炮響,數萬支火箭如同流星,在天空中劃過一道道完美的弧線,俯衝向新羅水師戰船。
火箭射中船帆,並不透帆而過。箭矢的尾部有一個十字形的小叉,如同倒刺,將箭矢牢牢掛在船帆之上。
船帆很快被燒成無數個破洞,繼而點燃桅杆。巨大主桅杆深陷火海,很快轟然倒地,將數十名棹卒(水兵)砸成肉泥,燒為焦炭……
一時間,新羅戰船上火光沖天,烈焰熊熊,水軍士卒不得不棄船跳海。
唐軍樓船上的拋車拋射出一塊塊巨大的壘石,巨石呼嘯而來,將新羅戰船砸出一個個磨盤大的窟窿,海水倒灌而入,瞬間吞噬了整個船體……
海面上亮如白晝,數百里可見。
遠離戰區的漁家百姓結隊出遊,站在灘塗的礁石上翹首瞭望。
浴火的戰船如同長安曲江池上的大型煙花表演,耀眼奪目、絢爛璀璨,然後一個接一個的謝幕,沉沒在茫茫大海之中。
正所謂:龍游淺水遭蝦戲。
這支被譽為‘北海鮫鯊’的精銳水師,還沒來得及遊弋海疆、一展拳腳,就被大唐水師當做活靶子攻擊。
新羅水師撐了不到一個時辰,終於全線崩潰。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