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八蛇矛出隴西,彎弧拂箭白猿啼。
破胡必用龍韜策,積甲應將熊耳齊。
——《送外甥鄭灌從軍》李白
……
三日後,陳鴻鵠髮動閃電奇襲。
在樓船和艨艟鬥艦的掩護下,大唐水師數百艘“走舸”(海鰍),如同馬戰中的輕騎兵,憑藉往返如飛的航速,出其不意攻入熊津城水師的戰船隊,利用火攻,將遊弋在登州海域的新羅海船盡數燒燬。
熊津城水師主力因為登陸作戰,被平盧淄青節度使侯希逸困在蓬萊,無力救援,眼睜睜看著數千艘大小戰船被唐軍水師擊沉。
沒有艦船的後勤補給,登陸的新羅熊津城水師如拔掉爪牙、深陷泥潭的虎豹。
如果沒有援兵來救,不用唐軍進攻,一個月後新羅熊津城水師就會箭盡糧絕,不戰而亡。
熊津城水師提督金思臺大駭,趕忙命僥倖逃脫的水師戰船返回新羅熊州,向新羅王求援。
不出白復所料,新羅國王趕忙命金城水師(今韓國慶州)南下,繞過新羅海峽(今朝鮮海峽),橫渡黃海,北上蓬萊。
潛伏在儋羅(今濟州島)的大食水師發現新羅水師異動,波斯將軍阿爾伯茲立刻用鴿信將情報傳送到白復的手上。
白複閱罷,將鴿信遞給陳鴻鵠,笑道:“金城的‘北海鮫鯊’終於出動了,駐紮在海參崴(今俄羅斯符拉迪沃斯託克)的渤海郡國水師也該南下了。”
果不其然,數日後,渤海水師突然偷襲新羅國都金城。新羅守軍毫無防備,陣亡過萬將士。新羅軍隊不得不撤回金城,憑藉堅固的城池進行抵抗。
訊息傳來,金城水師提督金步輝進退兩難:
撤軍,原路返回金城,陷落在登州的八萬熊津城水師必然全軍覆沒;繼續馳援蓬萊,一旦金城失陷,即使九族認罪伏誅,也難辭其咎。
金城水師提督金步輝焦躁不安,不知如何是好。召集眾將協商,將領們也是眾說紛紜,各有道理。
金步輝的心腹謀臣樸英煥舌戰群將,力排眾議道:“主公勿憂,吾有一策,定能兩全。”
金步輝大喜,道:“計將安出,請先生教我?”
樸英煥笑道:“主公,據微臣所知,白狼山一戰,渤海郡國十萬鐵騎消滅殆盡,他們已經沒有實力水陸並進,鯨吞我新羅。
渤海郡國水師突襲,定然只是襲擾,不會全力交戰。時間一長,必然疲憊。
我軍可兵分兩路,一路回師救援金城,一路繼續馳援蓬萊。
渤海郡國水師見到我軍戰船,定會誤以為我水師大軍悉數回援,不等交戰,就會幡然而退。如此以來,金城之圍,不戰而解。
再說另一路水師:
據微臣所知,大唐水師能夠擊沉登州海域的新羅海船,是因為熊津城水師主力登陸,留在戰船上的水軍僅有十之一二。
我軍水師到達蓬萊後,切記不可上岸,只需在海面列陣,即可迷惑唐軍水師。
同樣道理,唐軍水師誤以為我金城水師傾巢出動,定然不敢輕舉妄動。
我方不需與唐軍水師主力交戰,只需利用對峙的契機,將熊津城八萬士卒接上戰船,撤回熊州,即可覆命。
如此兩全之策,何憂之有啊?呵呵”
金城水師提督金步輝聽罷大喜,道:“英煥啊,你就是本帥的諸葛孔明啊!哈哈哈”
此計定下後,金城水師兵分兩路,樸英煥率領一路水師繼續奔赴蓬萊,另一路水師由金步輝率領,橫渡黃海,繞過新羅海峽(今朝鮮海峽),北上救援金城(今韓國慶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