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武俠修真>蜀山懸劍傳> 第六百三十七章 雁門雄關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六百三十七章 雁門雄關 (2 / 2)

一片落下的雁翎,被山風裹挾,卷向天空,幾個徘徊,翻過長城,飛向無垠的曠野……

白復一陣恍惚,頓有時空穿梭之感。

就在這雁門關上,同一地點,不同時空,上演過無數或壯烈、或悽美的往事。

漢高祖劉邦北征匈奴,被困白登,要靠賄賂冒頓單于閼氏,方能脫困。

昭君出塞,靠和親,讓胡漢邊界,出現了“遙城晏閉,牛馬布野,三世無犬吠之警,黎庶無干戈之役”的安定局面……

一部雁門關史,就是半壁中原史。

守將馮騰指著群山之巔的烽燧道:“秦始皇遣大將蒙恬率兵三十萬,從雁門出塞,北擊胡,悉收河套之地,把匈奴趕到陰山以北,乃修築萬里長城。

從雁門關往寧武關、偏頭關的長城都是從秦始皇統一六國後開始修築的。

雁門關的西北,就是馬邑。當年漢武帝曾經設下馬邑之謀,試圖全殲匈奴主力。只可惜訊息走漏,錯過生擒單于之機。

數年後,飛將軍李廣、名將衛青、霍去病馳騁在雁門古塞內外,多次大敗匈奴,立下汗馬功勞。”

說到這裡,守將馮騰嘆口氣道:“末將乃是此關隘有記錄以來,雁門關第三百七十八名守將。

令人汗顏的是,末將如今年過半百,毫無軍功。終其一生,碌碌無為,連一場像樣的仗都沒打過。窮其白首,沒有一樣可以跟子孫吹噓之事。

只是靠熬資歷,才熬成雁門關守將。

飛將軍李廣、霍嫖姚都是十幾歲就馳騁塞外,揚名天下了。對比他們,末將的年齡都長在狗身上了。”

尉遲驃騎同情地拍拍馮騰的肩膀,以示安慰。

白復眺望遠方烽燧,若有所思,道:“將軍此言大謬,你之不幸,乃是天下百姓之大幸!

既然是天下大幸,又何必在乎一人得失。

相比於馬革裹屍,我倒覺得刀槍入庫、馬放南山,才是軍人最好的歸宿。”

話音剛落,白復心生警兆,他望向一處破敗碉樓,道:“這處烽燧,有何來歷?”

守將馮騰指著關樓道:“此乃雁門關古塞,趙國名將李牧在此大破匈奴十餘萬騎,其後十餘年,匈奴不敢寇邊!”

白復心念一動,對守將馮騰,道:“我今晚就扎帳於此,還請將軍為我安排。”

馮騰錯愕道:“那裡四面透風,荒煙蔓草,早就破敗不堪,白將軍還是在行轅中睡的舒服些。”

白復笑道:“李牧將軍乃戰國四大名將,我附庸風雅,在那裡緬懷一下李將軍。”

馮騰點點頭,也不多問,吩咐手下儘快將此處打掃出來。

眾人沿著城牆,邊走邊聊,緬懷千古先烈。

夕陽西下,彩霞滿天,落日餘暉,照射在烽燧上,為烽燧逐一鍍上一層金身。

長城彷彿點燃了烽火,數十座烽燧,一座接著一座,交替變化,綿延百里,照亮了崇山峻嶺,照亮了整個大唐帝國……

渡江天馬南來,幾人真是經綸手。長安父老,新亭風景,可憐依舊。夷甫諸人,神州沉陸,幾曾回首。算平戎萬里,功名本是,真儒事、君知否。

況有文章山斗。對桐陰、滿庭清晝。當年墮地,而今試看,風雲奔走。綠野風煙,平泉草木,東山歌酒。待他年,整頓乾坤事了,為先生壽。

——《水龍吟·甲辰歲壽韓南澗尚書》辛棄疾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