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出飛花入戶時,坐看青竹變瓊枝。
如今好上高樓望,蓋盡人間惡路岐。
——《對雪》高駢(唐)
 前面兩章重新修改了,歡迎各位大俠‘復讀’!
……
見白、唐二人聽得津津有味,方曙流笑道:“恩師去世後,我謹遵恩師遺命,繼續調查彌勒教背後的黑暗勢力。
川幫和唐門乃是民間幫派的翹楚,擁有強大的地方勢力,自然成為我的首要目標。
實不相瞞,我曾經懷疑川幫和唐門就是背後的地下組織。為此,我多次喬裝改扮,深入巴蜀調查。
但明察暗訪多年,發現歷代川幫和唐門雖然與朝廷並不同心同德,但行事光明磊落,行俠仗義,造福一方百姓,與彌勒教用妖術蠱惑人心,煽動信徒造反完全不同。”
白復和唐夔相視一笑,能得到捕神的認同,說明川幫和唐門的俠義之舉被很多有識之士認同。
方曙流望向白復,話鋒一轉,問道:“白老弟,你可知太上皇為何一直忌憚你師父青玄掌門嗎?”
白復傲然道:“玄宗老兒和我師父有殺妻之恨,仇深似海,自然擔心我師父報仇。我師父文韜武略,才智過人,一旦下決心復仇,即便是皇帝老兒也得懼怕三分。”
方曙流笑道:“你說的沒錯,不過沒回答到點兒上。太上皇在位多年,不只你師父一個仇家,但為何特別忌憚你師父?”
白復一愣,搖搖頭。
方曙流道:“青玄掌門輔佐太平公主多年,在世家大族和朝廷重臣中人脈甚廣,深諳朝廷權力遊戲的規則。
不僅如此,更因為你師父乃是道教一代宗主,‘正一盟威道’一脈相承的嫡傳弟子,手持道陵祖師印符、符籙和降妖、伏魔一對雌雄劍,鎮守青城重地。
倘若你師父振臂一呼,效仿太平道的張角兄弟,天下百萬教眾瞬間就會揭竿而起,揮師北上。
若再與川幫、唐門等江湖幫派聯盟,不說問鼎中原、奪取李唐江山,至少能在巴蜀、嶺南一帶,與朝廷分庭抗禮,劃江而治!
這才是太上皇一直忌憚你師父的真正原因。”
白復一驚,沒曾想自己師父竟然擁有如此強大的能量。
方曙流見白複眼中流出一絲疑光,知白復不太相信自己所言。
方曙流道:“接下來,我要講的往事,你可能也曾聽說過一些。
漢永和六年,張道陵在巴蜀鶴鳴山著道書二十四篇,自稱‘太清玄元’,收徒設教,建立道教的雛形。奉其道者,須納五斗米,時稱‘五斗米道’。
漢安帝元年,張道陵正式創立道教教團‘正一盟威道’,在巴蜀建立起二十四個分舵,即二十四治,進而設立祭酒,分領其戶,有如宰守。後世也稱之為‘天師道’。
張道陵為天師道第一代天師,在道教中被尊為祖天師。祖天師化去後,由兒子張衡接任,史稱嗣天師。張衡化去後,又由子張魯接任,是為系天師。
張魯割據於漢中,以五斗米道教化人民,建立了****的政權。五斗米道憑藉政權的力量迅速擴大了影響。張魯在漢中二十多年,信徒眾多,成為漢末一支頗有實力的割據勢力。
張魯投降曹操後,大量信眾隨之北遷。遷到長安、洛陽、鄴城之後,五斗米道的信徒利用曹魏政權寬待張魯家族之機,或明或暗地宣揚五斗米道。
至東晉時,五斗米道的勢力極其壯大,已經遍佈至北方和中原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