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凝靜冒著殺頭的風險闖入其中,就為問一句:‘“此處有何災異?’
無論是妖言惑眾者,還是造反謀逆者,除非發了瘋,絕不會做這種既愚蠢又無好處之事情。
劉凝靜的瘋狂舉動,令狄大人非常困擾,百思不得其解。”
白復也覺此事絕不簡單,忍不住插話道:“此事真相如何,劉凝靜供出什麼了嗎?”
方曙流搖搖頭,道:“此事結局如何,劉凝靜生死命運,不得而知。所有跟此事有關的卷宗,不管是六扇門還是刑部的,悉數銷燬。
從‘建國門之變’到‘劉凝靜事件’,前後相隔數十年發動叛亂的這群白衣人,很可能是同一宗派,秘密潛伏在黑暗之中,隱匿在朝廷的視線之外。”
說到這裡,方曙流停頓片刻,琢磨了一下語言,道:“回頭再看,‘劉凝靜事件’也不是毫無價值,有一個人就因此事獲得了莫大的好處。”
“誰?”白復和唐夔異口同聲問道。
“一代女皇武則天!”
方曙流道:“‘劉凝靜事件’時,高宗皇帝病重,武曌垂簾聽政,大權在握。
然而,要想成為真正的九五之尊,武曌尚有一個鴻溝難以逾越——歷史上從未有婦人登基金鑾,成為皇帝。
畢竟在男尊女卑的傳統裡,即便有呂后、竇太后這些權傾天下的女子,但卻從未出現過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女皇帝。
劉凝靜的瘋狂舉動令武曌夜不能寐的難題迎刃而解。
經此一事,武曌確信,女人在彌勒教中不但不會受到歧視,而且完全可以‘彌勒轉世’自居,領導群雄。
這一領悟讓武曌徹夜難眠,狂喜過望。
接下來的十年間,武曌透過高宗駕崩、中宗繼位又被廢、睿宗繼位又讓位、越王和英國公謀反失敗、血腥酷吏等手段,一步步剷除能與自己爭奪皇權的政敵,成為帝國的最高統治者。”
“‘劉凝靜事件’會不會是武曌自己精心的策劃,用於試探朝野的反應?”白復問道。
白覆在武隆見過武曌,知道擁有第九鼎鼎丹的武曌不管是武功還是慾望,都勢不可擋,定會生出龍椅之心。
“不排除有這種可能,只是這種推斷沒有任何證據可以佐證。”方曙流認真回道。
……
由於彌勒降世臨凡的故事深入人心,高宗皇帝病入膏育時,武曌為了能夠順利登基,也宣揚李氏天命將終結。
武則天天授元年七月,東魏國寺僧法明等撰《大雲經》四卷,表上之,言太后乃彌勒佛下生,當代唐為閻浮提(人間)主,制頒於天下。
以往的大乘佛經中,只說婦女亦能和男子一樣成佛,而此經卻讓天女以女身‘王諸國土’且‘威伏天下’。
這本‘寶經’對急於稱帝又苦無名分的武曌來說,可謂久旱逢甘霖。武曌命高僧升座,為信眾講解此經,將《大雲經》中女王的事蹟作為自己改朝換代、收服民心的佛理。
與此同時,武曌的情夫薛懷義造《大雲經疏》,說武曌是淨光天女,為轉輪王,是彌勒化生。
唐竺三藏達摩流支譯《佛說寶雨經》,承薛懷義之說,說月光菩薩以女身為摩訶支那(中土大唐)君王,將武曌說成是月光轉世,稱為月淨光。從而為武曌加持,營造女主亦能登基稱帝的道統。
武則天證聖元年,遍遊西域的義淨法師回到洛陽,奉旨譯《佛說彌勒下生成佛經》。
從此,武週一朝,彌勒教和皇權互惠互利,盛極一時,幾乎成為國教。
……
由於彌勒教的興盛是建立在武曌個人崇信之上,本以為隨著則天皇帝駕崩,彌勒教會走向衰落。沒想到,到了玄宗朝,彌勒教再生是非。
開元元年,貝州人王懷古散佈讖言,煽動造反:‘釋迦牟尼佛末,更有新佛出,李家欲末,劉家欲興。今冬當有黑雪,下貝州,合出銀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