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
九州道路無豺虎,遠行不勞吉日出。
齊紈魯縞車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
宮中聖人奏雲門,天下朋友皆膠漆。
——節選自《憶昔》杜甫
……
九月二十四日,廣州奏報說:“大食及波斯聯軍包圍州城,州長韋利見翻城逃走,聯軍劫掠倉庫,焚燒房屋,乘船泛海而去。”
見此奏報,白復趕忙將訊息發給波斯將軍阿爾伯茲,讓其瞭解詳細情況。
……
冬季,十月五日,肅宗冊封成王李俶為皇太子,改名李豫。本年五月十九日,肅宗已冊立李俶為皇太子,不知何故,於此重提。
眾朝臣摸不清頭腦,只有青鸞公主、白復等人才知肅宗回心轉意的原因。
與之相隨,肅宗突然開始賞賜群臣,按照文武百官以及禁衛軍的等級予以封賞。
自從收復兩京以來,肅宗對群臣從未有過賞賜。
朝廷對外的解釋是,新鑄的大錢乾元重寶發行後,朝廷手中有了恩賞的錢帛。
……
儲君之位穩固,太子李俶終於放下心來。李俶不便出面,請青鸞公主代自己向白復表示感謝。
見皇兄和白復矛盾緩和,青鸞公主喜不自勝。這日出宮,專程宴請白復。
既然是宴請白復,就不能在巴蜀會館吃喝,否則又變成白吃白喝了。
青鸞公主死磨硬泡,終於把白復喚出巴蜀會館。
白復心道:“也好,自從去了終南山練兵,許久沒在長安城逛過了。”
兩人帶著侍從,前往西市的知名酒肆“謫仙樓”。這裡因李太白而遠近聞名。李白每次在“謫仙樓”醉酒,都有佳作問世,名動天下。酒肆東主幹脆將酒樓改名為“謫仙樓”。
今日天氣比較寒涼,鉛雲壓頂,北風呼嘯。青鸞公主怕冷,裹著厚厚的裘皮,躲在馬車裡。
白復騎馬陪在一旁,緩緩而行。
天寒地凍,街上沒有幾個行人。一輛破牛車咯吱咯吱地在街上行進,見到公主的車駕,車伕趕忙將牛車趕到一旁停下,哆哆嗦嗦,禮讓鑾駕。
駛過牛車時,白復側臉望去,車伕滿面塵灰,兩鬢蒼蒼,十指黝黑。牛車上裝載著滿滿一車的木炭。
“原來是個賣炭翁。”白復心道:“這麼冷的天還出來營生,估計是想趁天寒,賣個好價錢。”
馬車很快到達“謫仙樓”。酒肆門口的街道,在坊牆下蹲著數十個婦女和孩子,穿著單衣,頭上插著草標。
青鸞公主好奇問道:“這麼冷的天,她們不在家待著,來這裡幹什麼?是為了要飯嗎?”
白復嘆道:“都是窮人家的孩子,估計家中揭不開鍋了,來這裡不只是要飯,也是賣兒賣女。”
青鸞公主大驚,道:“十月懷胎,多不容易,為何要賣掉?當爹孃的不心疼嗎?”
白復黯然道:“怎能不心疼?!要不是活不下去了,誰會賣掉自己的親生骨肉?
反過來講,賣掉孩子,孩子還能有口飯吃,興許能活下去。跟著親生父母,或許都挨不過這個冬天。”
青鸞公主聞言,眼淚嘩啦啦地淌了下來。她把白復身上所有的銀錢都要走,不顧嚴寒,走下馬車,走到坊牆邊上,將手中的銀錢依次發給這些窮苦的婦女和孩童。
眾人跪倒一地,不停地叩頭拜謝,感謝菩薩下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