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可老,海能翻,消除此恨難。頻聞遣使問平安,幾時鸞輅還?
——《阮郎歸·紹興乙卯大雪行鄱陽道中》向子諲(宋)
……
就在白復離恨天練兵如火如荼之際,中原戰場上也悄然發生變化。
這日,白復同時收到嚴莊和唐夔的密報:安慶緒逃到鄴城後,故態復萌,天天縱情聲色,將軍國大事交給了心腹大臣高尚和張通儒。
大臣高尚、張通儒為掌大權,天天明爭暗鬥,互相傾軋,把偽燕朝堂搞得烏煙瘴氣,朝綱不振。燕軍大將蔡希德,剛強直率,看不慣高、張二人所為,屢屢向安慶緒進言,得罪了張通儒。
張通儒睚眥必報,誣陷蔡希德秘密降唐,作為內應,即將襲殺安慶緒。安慶緒聞言大怒,不顧三軍將士反對,遂斬蔡希德。
蔡希德一死,其嫡系部屬大為心寒,數千人全部逃散。燕軍諸將滿腹牢騷,怨恨憤怒,執行軍令不再盡心盡力。
安慶緒遂命崔乾祐為天下兵馬使,統御燕軍全部軍力。崔乾祐剛愎兇暴,殘忍嗜殺,士卒不服。軍心日漸渙散,軍紀敗壞,三軍將士再不肯為安慶緒效忠。
白復暗暗點頭,心道:“忠嗣師父所言不差,善用間諜,無往不利。如今,不費吹灰之力,便利用嚴莊等人除掉叛軍大將蔡希德。
彼之英雄,吾之仇寇。此人一死,安慶緒麾下再無猛將。高尚、張通儒、崔乾祐之流不足為慮。”
……
蔡希德一死,燕軍內亂,天下震盪。偽燕朝野離心離德、將相不睦的訊息很快就傳到了長安。
此刻叛軍內部矛盾重重,正是剪除安祿山餘孽的最佳戰機。
九月二十一日,肅宗徵調朔方節度使郭子儀、淮西節度使魯炅、興平節度使李奐、滑濮節度使許叔冀、鎮西和北庭節度使李嗣業、鄭蔡節度使季廣琛、河南節度使崔光遠等七位節度使及平盧兵馬使董秦。八路大軍共集結步騎兵二十萬人,討伐安慶緒。
肅宗又詔令河東節度使李光弼、關內澤潞節度使王思禮各率部眾協助。
令人費解的是,肅宗並沒有為這二十多萬大軍設定統帥,而是任命監軍宦官、開府儀同三司魚朝恩為觀軍容宣慰處置使,統轄、調遣九路大軍。
白復暗道不妥。茲事體大,白復連夜趕回長安,瞭解詳細情況。
回到巴蜀會館,白復將黃震和唐夔找來,商議此事。
唐夔恨恨道:“魚朝恩是安祿山密諜之事,陛下不相信也就算了,怎麼能如此重用此人?”
白複道:“若我告訴你,震哥兒是安祿山密諜,你信不信?”
唐夔道:“那怎麼可能?我認識黃震也不是一天兩天了。”
白複道:“你能這麼想,陛下也會這麼想。更何況魚朝恩是宦官,一直侍
奉在陛下身邊,鞍前馬後,察言觀色,一定深得陛下信任。
現在安祿山已死,就算當年魚朝恩首鼠兩端,現在全力向陛下效忠,最符
合他的利益。所以,陛下並不擔心。
我曾經問過太傅,為何歷朝歷代,帝王都愛親小人,遠賢臣?哪怕這位帝
王雄才大略,英明神武。”
“太傅怎麼說?”黃、唐二人都來了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