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鸞公主眼淚婆娑,泣道:“天太冷了,大家快回吧,吃口熱乎飯,暖暖身子。”
……
“謫仙樓”高朋滿座,不少皇親國戚、世家大族的子弟都在這裡大宴賓客,划拳嬉戲、絲竹之聲不絕於耳。相比於樓外的寒風獵獵,這裡喧囂無比,浮生若夢。
時不時有衣衫不整的歌姬抱著樂器從房間裡匆匆奔出,身後酒氣熏天的公子哥兒步履蹣跚地追趕著。
莫說青鸞公主,就連白復都看不下去。以前這些紈絝子弟也就在青樓歌坊才會這般放肆,現在連酒樓都不清淨了。
經過一場生死離亂,並沒有讓多少人珍惜來之不易的和平時光。
紈絝子弟們不但不收斂,反而更加肆無忌憚,醉生夢死。就連往日三更燈火五更雞的世家子弟們也扔掉聖賢書,流連歡場,抱著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態度,享受人生,揮霍青春。
世風日下,人心不古……
一個念頭湧上白復心頭:“戰事一觸即發,自己和巴蜀兒郎為此殫精竭慮,宵衣旰食,難道就是為了保護這幫人嗎?”
……
登上酒樓雅間,面對滿座佳餚,兩人誰都無法下嚥。
青鸞公主嘆了口氣,對侍女道:“讓夥計們把這些飯菜都撤下去,分給門口哪些可憐的孩子們吧。”
青鸞公主對白復歉然一笑,道:“復大哥,本想請你吃頓好的,看來要下次了。”
白復感同身受,點點笑笑。
青鸞公主嘆道:“想當年稻米流脂萬家藏,公私倉廩俱豐實,長安家家戶戶,夜不閉戶,路不拾遺。到如今,百姓們食不果腹,衣不遮體,這是我們李唐皇室的恥辱啊。”
白復安慰道:“過去的事就讓他過去吧,現在我們要做的,就是儘快結束戰亂,讓百姓重返家園,恢復耕產。”
白復笑容溫暖,青鸞公主眼中飽含著感激,舉起酒盞道:“復大哥,謝謝你。謝謝你救下我的師父,謝謝你讓我父皇和皇兄和好如初……
要感謝的地方實在太多了!青鸞先乾為敬!”
……
兩人正在閒聊,就聽樓下一陣喧譁。
推開窗向外望去,只見一位黃衣使者帶著數名白衫兒,威風八面地從坊街走過,正是宮裡的宦官和差役們。
剛才遇見的賣炭翁見到差役們,正想繞道避開,沒想到差役們眼尖,三步並作兩步,將炭車截下。
看到一車好炭,為首的宦官眼前一亮,手一揮。差役們衝上前,將半匹紅綃和一丈綾,朝牛頭上一掛,就充當買炭的錢了,吆喝著牛車朝皇宮拉去。
一車的炭,重達一千多斤,賣炭老翁百般不捨,但望著如狼似虎的差役們,卻又無可奈何,只能邊趕牛車,邊抹眼淚。
青鸞公主大怒,道:“內侍府的這幫奴才竟敢公開掠奪,我非法辦了他們不可!”
說罷,就要衝下樓去武力干涉。
白復攔在公主身前,搖搖頭道:“既然是內侍府的宦官,也就是仗著內侍總管李輔國的勢。你身份特殊,別輕易招惹他們。”
青鸞公主義憤填膺,道:“我堂堂大唐公主,還怕了這幫太監不成?”
白複道:“此人陰險毒辣,睚眥必報,就連李泌先生都退避三尺。你皇兄儲君之位險些得而復失,在這個時候切勿再樹強敵。
一旦李輔國和張皇后聯手,你和太子也不是對手。你可切勿重蹈你兄長建寧王李倓的覆轍。”
說到建寧王李倓,青鸞公主再不吭聲。堂堂的親王都死在宵小的唇槍舌劍中,自己又怎能擔保鬥得過皇后娘娘和這位頭號宦官紅人。
白復安慰道:“你也不要難過。稍等片刻,我下樓安排一下。等老人家把炭送到宮門,我讓人把炭錢付給老人。放心吧,只會多,不會少。”
白復笑容燦爛,如一縷陽光碟機散了寒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