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武俠修真>蜀山懸劍傳> 第三百九十九章 懸棺之謎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三百九十九章 懸棺之謎 (1 / 2)

……

忽驚巫峽尾,巖腹有穿壙。

仰見天蒼蒼,石室開南向。

宣尼古廟宇,叢木作幃帳。

鐵楯橫半空,俯瞰不計丈。

古人誰架構,下有不測浪。

石竇見天囷,瓦棺悲古葬。

……

——節選自《出峽》蘇軾

……

白復從白帝城登船後,一直少言寡語。大江幫弟子只知白復身份尊貴,不知白復武功如此之高。

白覆上船後,更換衣衫。趁白復休息間隙,見白復年齡相仿、平易近人,大江幫幾名弟子斗膽上前請教。

大江幫幾名弟子樸實無華,一路上對白復照顧有加,白復心生好感,藉機回報。這些大江幫弟子以前都是三峽兩岸尋常的漁家子弟,操舟弄船是一把好手,但功夫甚弱。只會一些粗淺的拳腳功夫。

白復讓這幾名弟子拉開架勢,指點一二。

“我曾經在少林寺小住過幾日,有幸得到幾位高僧的指點。少林拳法講究站如松、坐如鐘、行如風。

站如松,就是腳下生根。將一身重量卸下來,從腳底放出,釘在地面。站樁如松柏翠竹,入地三尺。風入松林,蒼松迎客。有人拳腳攻向你,只有腳下生根,才能格擋橫架,受力後不留己身,將力量全部卸去。

平日站樁,先垂手無極而立,後抱球成混圓,一斜出三體,託嬰伏虎,獨立守神……

每日勤加練習,時日一長,功夫自生。

坐如鐘。什麼是鍾?胸骨肋骨,上窄下寬,就是鐘形。脊椎是鐘擺,尾椎就是鐘擺頭。

練功講究搖鍾,以擺帶鍾,脊椎帶胸肋骨動,五臟由懸垂入動搖,相互搓摩,氣血行開。我們道門管這叫搖子午。

搖鍾功夫又叫金鐘罩,練至化境,臨戰對敵,心隨意轉,肌肉立生感應,

這才是真正的金鐘罩。可不是街頭賣藝,光著膀子,讓人拿著鋼刀鐵棍一陣亂砍。”

大江幫幾名弟子聽著有趣,哈哈大笑,才明白內行門道。

白復繼續說道:“行如風。此風不是狂風暴雨,更不是斜風細雨,而是旋風。旋字講究在五趾上,腳趾一擰,勁往內旋,直出有橫勁,既快且穩。若風,無孔不入。”

白復讓一名大江幫的弟子伸出腳來,讓其腳趾盡力往上翹。此時腳心能摸出一條斜筋。

白複道:“此筋為木象。行如風就是風搖木。腳踩實地,五趾抓地,這筋就動了。少林練拳,講究腳底下有根絲。絲不動,功不成。

我們青城的步伐,異曲同工。道門的步叫禹步,講究是一腳抻一腳,兩根絲抻作一根絲。步伐練至化境,平地走路,若凌空過崖。”

白復說的挺玄乎,幾名弟子欣喜若狂,抓耳撓腮,請白復進一步指點。

白復搖搖頭道:“拳腳功夫你們還可以透過日夜勤練,不斷進步。但輕身功夫,你們現在練已經遲了。

上乘輕身,都是在孩童沒學走路前,由師父掰著兩胯骨抻拉,還有拉伸脊椎,目的在於讓髖骶骨不長死,骨縫間活動量大,此處不穩定,將來筋就會長得更加粗壯,以便加強關節穩定。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