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門弟子童子功兩三年的基礎,長成後苦練十年也做不到。
唐軍將士總計百萬,但真正的武學高手並不多。因為大唐募兵,大部分都是從農家子弟中招募,此時兵員已經成人,學不了上乘武功,只能學些粗淺的刀槍功夫,死麵蒸饅頭——湊活著用。”
白復說完,大江幫的弟子們長吁短嘆,紛紛羨慕白復從小在名門大派長大。
白復想起少年時在青城練武,好高騖遠,羨慕少林等中原武林。現在想想,真是年少無知,辜負了不少時光。
想起當年師父一招一式傳授功夫,不厭其煩,反覆指點。此情此景,彷彿就在昨天。
總以為一切皆有時間,沒想到人生無常。往事如煙,隨風而逝,白復長嘆一聲,黯然神傷……
……
大江幫為首一名叫阮舟行的弟子對白復躬身施禮,道:“白少俠,您來自青城道陵天師門下。瞿塘峽最近有妖人作祟,還請白少俠帶領我們降妖除魔!”
白復啞然失笑,道:“我只懂武功,化符捉妖這類功夫,我可沒學過。”
阮舟行目光炯炯道:“您武功蓋世,一定能幫我們除此妖孽!”
大江幫其餘弟子異口同聲道:“還請白少俠帶領我們降妖除魔!”
白復無奈道:“好吧,你們說說看,我看能否盡些綿薄之力。”
阮舟行大喜,道:“多謝白少俠援手,此事跟三峽遠古傳說有關。
三峽中石壁千萬仞,飛鳥懸猿不可及之處,有無數洞穴,懸置棺槨,棺槨或大或小,歷歷可數。三峽人家口口相傳,這些棺槨存在已有千年之久。我們謂之仙人棺槨,亦稱為懸棺。懸棺洞穴為“仙館”,懸棺葬為“地仙之墓”。這些棺槨有單棺,有群棺,有的似木船,有的似風箱......。
據說三峽高崖距離九天仙境最近,不知從哪一代開始,子孫便將祖先屍骨放入船形棺槨,安葬在高不可攀的懸巖絕壁之上,宛若進入雲霧飄繞的神仙境界,既可避鬼怪的干擾,又可以高高地瞻仰祖先,為祖先普渡靈魂,助其飛昇成仙。
三峽後世子弟寫詩紀念先祖:“自古流傳棺木巖,鳥鳴猿啼動人情,雪飄草木山戴孝,風吹松杉樹舉哀,春到百花呈奠禮,夜來明月照靈臺,不知亡者何朝代?棺木七副洞穴埋。”
三峽主流上起夔州瞿塘峽,下至西陵峽口,千年以來,先後發現的著名懸棺點有十餘處:
赤岬山‘兵書匣’;夔門南岸峭巖間的粉壁堂;瞿塘峽南岸絕壁上的黃金洞;瞿塘峽北岸赤甲山岩石裂縫處的風箱峽;風箱峽斜對面的南岸半巖間的盔甲洞;西陵峽南岸峭壁上的鐵棺峽;西陵峽秭歸境北岸的兵書寶劍峽。
百年來,這裡流傳著一句童謠:“三峽險江灘,絕壁懸棺槨,金銀千百萬,捨命亦難得!”
其中赤岬山‘兵書匣’和西陵峽的兵書寶劍峽最為傳奇:相傳諸葛孔明西征入蜀時,路過三峽,將他親撰的鐵卷兵書兩部和一柄寶劍,藏於江邊難於攀登的峭壁之上,讓後世有膽略的勇士去取。
由於懸棺皆安置在懸崖峭壁上,猿猴難攀,棺中究竟有沒有金銀財寶、寶劍兵書,無人知曉。
最近一段時間,發生一件怪事,每到夜晚,峭壁懸棺處鬼火四溢,鬼影綽綽,深夜聆聽,半空中隱約有妖言鬼語飄來,嘰哩哇啦,不知何意。
白天再看這些懸棺,許多棺槨竟被掀開,棺材蓋凌亂,甚至丟入江中,飄至下游灘塗。
老人們都誠惶誠恐,言說道,青城山鬼戒碑被毀,鬼蜮中的妖魔現世作亂。懸棺中未能飛昇的殭屍復活,為禍人間,三峽一帶,大難將至。”
白復不解問道:“為何你們不懷疑有人盜墓呢?你剛才不是也說,棺槨中可能陪葬有金銀財寶嗎?
若效仿深山採藥人,從山頂懸垂一條繩索而下,不就可以進入巖縫洞穴,盜掘棺槨嗎?”
阮舟行道:“少俠,您到了巖壁處便知。這些懸棺皆安置於千仞絕壁上,山頂光禿,皆為砂礫,寸草不生。莫說綁縛繩索的大樹,連能栓繩的大石頭都沒有一塊。如何能垂繩而下?”
“啊?!”白復一愣,方才意識到此事蹊蹺、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