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大隋主沉浮> 第955章:楊集謀突厥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955章:楊集謀突厥 (2 / 2)

信使連忙行禮作答:“啟稟聖人,啟民可汗約在十天前逝於白城王宮,不過突厥封鎖訊息十分厲害,楊太守也是在幾天以後,才得到的訊息。”

“突厥現在是何情況?你可知曉?”楊廣又問道。

“聖人,卑職略知一二!”信使說道:“據說啟民可汗臨終前三天,先把汗位讓給長子阿史那·咄吉,號為始畢可汗,接著將次子阿史那·俟利弗設放逐到西北,也就是大湖區和薛延陀、契骨之交。待到啟民可汗去世,阿史那·俟利弗設說是始畢可汗害了父親,然後自立為處羅可汗、召集突厥誅殺始畢可汗,始畢可汗則是封其三弟阿史那·咄苾為頡利可汗。”

楊廣繼續詢問:“還有麼?”

信使頗為忐忑的說道:“請聖人恕罪,卑職只知這些。”

“好!”楊廣點了點頭,向獨孤凌平吩咐道:“帶他下去好生休息。”

“末將遵命!”獨孤凌平應了一聲,又帶著幾人一起離開。

楊廣開啟急信看了一遍,抬頭向眾人說道:“信中內容與信使所說的話大同小異,多出來的內容是阿史那三兄弟都向我大隋派出了使者。諸公對此,有何看法?”

楊集也想不到東\/突厥的始畢可汗、處羅可汗、頡利可汗竟然同時出現了,聞言便說道:“聖人!在突厥汗國時期有很多大可汗、小可汗,他們個個說自己是大可汗、個個以大可汗的名義收編和吞併其他部落,一些部落不知誰是大可汗,於是不明就裡的向附近那個“大可汗”效忠了。到了突厥汗國後期,真正大可汗反而沒有多少勢力了。啟民可汗吸取前輩的深刻教訓,便取消了大小可汗的尊位,從而使‘可汗’尊號成為一個獨一無二、至高無上的存在,同時將這項規矩當成不可違的祖制。”

“咄吉是個有深有遠見的人,他不可能不知道分封可汗的危害,可他仍舊冊封咄苾為頡利可汗,說明他擔心咄苾效仿、或響應俟利弗設。”

“再一推論下來,便是咄吉雖為啟民可汗指定的大可汗,可他威望不足、實力不濟、各部又對啟民可汗之死抱有置疑,根本就沒有實力和信心鬥得過俟利弗設,所以不得不用飲鴆止渴、養虎為患的方式冊封和安排咄苾。”

大隋君臣聽得歎為觀止,楊集僅僅只是憑著那幾句對答,竟然就推斷出合情合理的道理,他對突厥常識的積累之多、反應之敏捷著實讓人心服口服。張衡沉吟片刻,向楊集拱手詢問道:“依大王所見,東\/突厥未來又將如何?”

一些正自耷拉眼皮、看似睡著實則在聆聽和分析重臣聽聞此言,立刻睜開眼眸,目光灼灼的盯著楊集。

“咄吉繼任突厥大可汗之後,突厥分裂的勢頭已然很明顯了。”楊集下了一個定義,不疾不徐的的說道:“因為咄吉雖然是名正言順上位的大可汗,可是包括突厥在內的草原勢力都不信這一套。他們的傳承傳統是強者為尊、勝者為王:登上大位的人如果沒有實力來行使大可汗之權,那他過不了多久,就被其他人武力推翻。不過他要是識相的位子讓給強者,絕大多數強者不但不會對付他,反而給予更好的生活、更多的財產。所以兄死弟繼、叔伯死侄子繼、侄死叔父繼的傳承比比皆是。”

“有人鼓吹是兄友弟恭、父慈子孝,但其實不是,真正原因是實力差距太大,讓傳位者不得不讓,否則就會身死家亡。而獲得大位者,承其情分,又見讓位者沒有反制自己的實力,於是樂得展示自己的大方、大度,久而久之,便形成一種傳統。”

眾人默然點頭,他們都抓住了“實力”、“實力差距太大”這兩個重點。

楊集繼續說道:“咄吉的正統身份固然可以讓他拉攏到不少貴族和勢力,但他的實力在此之前和俟利弗設相差無幾。他現在能拉攏人,俟利弗設卻先行召集各部反抗了,既然兩人勢力都在增長,那麼兩人的實力差距並沒有多少變化。這導致雙方失去了甘心交權、俯首稱臣的基礎。”

“咄吉是名正言順的大可汗,可他要想成為名符其實、大權在手大可汗,那就是削藩、削俟利弗設。而俟利弗設對大可汗之位虎視眈眈,又有實力在手,自然不會束手就擒,所以兩人之間必有一戰。”

經楊集一一分析,大隋君臣異常興奮:大家為了讓東\/突厥再一次分裂,也謀劃很多次。然而啟民可汗畢竟是東\/突厥的開國之君,他在東\/突厥擁有人所不能及權力和威望;再加上長孫晟“遠交近攻,離強合弱;以夷制夷、分化突厥”的戰略方針讓突厥吃盡苦頭。所以突厥貴族既不敢與啟民可汗作對、又對大隋警惕有加;如此一來,也讓大隋插手突厥內部事務、企圖造成分裂的戰略收效甚微。

誰知啟民可汗剛剛一死,突厥馬上就有了四分五裂的跡象,現在阿史那三兄弟更是遣使南下、將插手突厥的機會白白送到他們眼前!

天下豈有這種好事?

鴻臚寺卿史祥遲疑半晌,向楊集拱手一禮,問道:“大王,這的確是干涉突厥、分裂突厥的大好機會,但我大隋如何幹涉?是直接出兵幫俟利弗設將奪位,還是讓他們三兄弟自相殘殺?”

楊集說道:“東\/突厥四分五裂對我大隋有百利而無一害,假如我們直接出兵助俟利弗設奪位,東\/突厥必將統一在他手上,這對大隋半點好處都沒有,所以我們推波助瀾即可。”

“大王所言是極。讓突厥分裂、相互掣肘才符合我大隋的需要。”史祥點了點頭,又說道:“但不知我大隋從何入手?”

史祥除了是鴻臚寺卿,還是突厥使,他明白自己的“生意”即將上門,於是多問了一些;以便應對阿史那三兄弟即將到來的使者。

“入手的契機便是我們之前商談的‘買賣同罪’。”楊集笑著說道:“有道是父債子還,既然咄吉繼承了啟民可汗的汗位,那麼‘買賣同罪’裡的賣方自然就是他,一應罪責也要由他來承擔。若是不能讓我們滿意,直接令俟利弗設和咄苾搞他。”

說到這裡,楊集又著重強調道:“阿史那三兄弟都派使者南下,說明他們都希望我大隋支援自己當大可汗,我們要是令俟利弗設和咄苾攻擊咄吉,他們就能用大隋之勢進軍,我認為他們是十分樂意聽令的。要是他們不願意,便讓鐵勒各部先滅了咄吉,再來對付他倆。”

說完,楊集又向楊廣問道:“聖人,以上所說是我個人想法,你看如何?”

“我看可以!”楊廣笑了笑,轉而向史祥吩咐道:“阿史那三兄弟的使臣就交給你來對付了;總而言之,就是在不能讓突厥統一的前提之下,設法為我大隋擷取最大利益。”

“臣遵命!”史祥拱手應是。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