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獨斷江山> 第二卷:官海風雨 第四十九章:納妾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卷:官海風雨 第四十九章:納妾 (2 / 5)

等到韓水伺候他換了一身輕衣小袍,聽差又端了一盆涼水來抹扯了一番,才算舒服了,透一口氣,把涼了的茶拿起來一口喝盡。

“爺,再過五天,就是喜曰子了。”韓水低眉垂眼地提醒他,“白姑娘就要進門了。”

“唔……”秦禝嘴裡嚼著茶葉,翻了翻眼睛,“要我做什麼?”

“小人不知道。”韓水仍舊是很恭順地說,“想來是做新郎。”

“……知道了。”秦禝啼笑皆非,無可奈何地說。等到韓水走了,才一屁股坐在太師椅上,取過一張寫得密密麻麻的紙張,看著上面一個個待辦的事項。秦禝知道一刻也等不得了。一步也錯不得。

現在的江蘇,人、財、物、兵,無不就手,再加上一個申城,是最好的視窗。而朝廷對地方上的管制,也因為連年戰亂,出現了一個難得的空窗期——固然對大員的任命上仍是抓得極緊,但興辦的事務這一項上,只要以軍務為號召,無不准許。地方督撫日漸權重,已是不爭的事實。

好機會,秦禝對自己說。他決心要拿出自己全部的智慧,所有的歷史知識,把這件事情做成它。

至於京中的“新政之爭”,那是題中應有之意。親貴如雲,高官如雨,這樣的地方,桎梏沉重,本來就不是開展新政最合適的地方。

管制最松的地方,往往才是最容易發生變革的地方。

齊王不容易,秦禝聽說,京城裡面,已經有人在大街上張了無頭貼,把朝廷、齊王、中樞,都一併罵了進去。一時在大街小巷轟傳,說明不惟是一幫保守的大臣反對新政,連一般的老百姓,對新政的感官,也都不大好。

秦禝心想,說這個時候“民智未開”,大約不能算錯。

因此對於齊王。他抱有一份同情,因為齊王辦新政,頗有一處無奈的地方,就是所辦的事情,一時見不到成效——新政的各項政策,在保守派看來,這些東西,改又如何,不改又如何?

這些人,不惟頑固保守,而且最擅長一件事情。那就是對沒見到的,抵死不認。總之是不見棺材不掉淚,不撞南牆不死心。對付這樣的人,秦禝亦有自己的法子——你說你的,我幹我的,決不去做是非對錯的口舌之爭,幹了再說。若是出了漏子,事後另想法子去彌縫。只要在兩宮和齊王那裡的根基不倒,那就總是可以圓得回來的。

不論什麼事,只要能先辦一個樣子出來,再拿去說服人,再拿去推廣,就要容易的多。 說起來,兩宮和齊王要召他回京,不乏要以他的諫言,來對抗保守派的意思。

現在也是一樣,秦禝心想,我要用自己的法子。

作為一個現代人,既然來到了這個時代,我就要讓這個時代,跟隨我的腳步。

不過興辦新政,原是要有計較而操守又好的人,才能真正把事情做起來。

一想起操守這兩個字,秦禝頭疼得很,而且打心裡發憷——這真正是個絕大的難題,偏偏又不是一時三刻能夠解決的事情。大體來說,凡是原來從官場裡混出來的,那就多半不敢恭維,真正像趙定國那樣,清廉到一介不取的人,鳳毛麟角。

每念至此,秦禝都不免沮喪,因為就連他自己,只怕也不是單靠那一份養廉銀子就能夠活下來的。他固然不是奢靡無度的人,不過若要讓他學海瑞,一清如水,那也不肯——就現在,京裡面還養著嫂子,這裡眼見得又要納一個美嬌娘進宅。他的脾氣,又是大方爽快的一類,因此要維持這樣的排場,也不是小數。

夏國的官員,名義上的正俸極低,巡撫一年只有一百六十兩,簡直到了可以餓死人的地步。不過好在有一項養廉銀,也是正項收入,相比於正俸,要高出幾十倍到上百倍。以秦禝的江蘇巡撫為例,一年的養廉銀子就有一萬四千四百兩之多。

說是“之多”,細細算下來,每個月一千二百兩,其實也不多,因為這裡面除了巡撫大人自己和家裡的用度之外,還要用在家僕長隨的薪餉、來往的應酬、親戚朋友告幫、以及時不時的賞賜等開銷上面。

至於不足之數從哪裡來補,那就各有各的法子了。對於秦禝來說,超支的數目不大,這些額外的錢,現下都可以憑靠這剿滅隋匪所得來的錢財支應著。長久之計目前他還在思索。他其實已經預料了,未來他肯定是要截留一部分關銀。不僅是為了自用,更是為了自己的計劃。

可見老子算不得一個英雄,他在心裡琢磨,一個人想要完美無缺,真是難!不過——英雄難過美人關!想到了這個說法,好歹才覺得心裡頭有了一個安慰,庶幾可以自欺欺人了。

次日他就把沈繼軒、趙定國等人都喊來交代了一下未來三個月的事項,眾人臨走前。沈繼軒笑道:“大帥請放心,調子定了,餘下的我們來辦,一定不會耽誤。倒是大帥的帖子,是不是該發了?我怕再遲,遠一點的兄弟就來不及趕回來。”

“什麼帖子?”秦禝難得現出了一絲忸怩之色。其餘的幾個人,一起嘿嘿笑了起來。

“喜日子就快到了,誰不要來喝一杯侯爺的喜酒?”楊秣給他點破了,“就連胡浩洵的太太,怕也急著要把白姑娘送過來了。”

沈繼軒說得不錯,大家早就在等著這個喜曰子了。.等到帖子發出去,駐紮在江蘇各地的龍武軍主官,誰不要回申城來喝這一杯喜酒?都紛紛啟程回到申城。準備為秦禝賀喜。

納妾,娶妻,是兩樁不同的事。

娶妻是一樁正事,也是一樁極隆重的大事。以秦禝三等候的身份,一旦娶妻,則典禮之曰,他這些軍中兄弟未必全都夠資格參加。

而納妾則不同,這是源於禮制上妻妾身份的不相等。也就是說,妾的權力固然要少一些,但義務也要少一些。

因此,納妾是一樁輕鬆的事,是一樁喜事,也是一樁熱鬧事,更是一樁有趣的事,大家當然要來湊熱鬧。

但是熟悉秦禝的人卻知道,他跟白沐箐之間的情分,非比尋常!大約只是礙於體制所限,不得不讓白沐箐屈居一個妾的名分,而且秦禝還沒有娶妻,白沐箐的身份與正室亦相差無幾,所以誰也不敢輕忽。

另有一樁,就是白姑娘是在龍武軍最艱苦的時候,舉身入衙,算是跟大家有過共患難的一段經歷,感情上格外親近,因此大家都在琢磨著該送些什麼東西,讓侯爺和未來的白姨太高興一番。

只有吳椋。真正知根知底,心說京裡的大宅大約是內宅,申城的巡撫衙門,則大約是外宅了。

同樣在這樣想的,還有那位胡夫人,不過她心裡面的想法,跟吳椋他們,又不全是一回事。“我這麼一個細皮嫩肉的妹子,要拿去便宜秦老爺了。”漂亮的胡夫人摟著剛剛出浴,才抹乾了身上水漬的白沐箐,在她耳邊小聲笑道,“真正是身嬌肉貴。”

胡夫人的身份,是姐姐,又像是嫂子。江南人家的風俗,新娘子出閣的時候,從內到外,都是由家裡的女眷來替她穿衣打扮,因此出嫁前一夜,兩個人是睡在一起的。而這份活計,由嫂子來做最為合適,因為常常還要負有教導人倫之禮的責任。

“阿姐,不興……這樣羞人家。”雖然大家都是女人,但白沐箐還是紅了臉,並緊雙腿坐在床沿上,雪白的身子不知是因為緊張還是羞怯,微微顫抖。床上放著一條紅綾,一件紅色的小衣,都是給新嫁娘準備的。

胡夫人一笑,拿起旁邊的那束紅綾抹胸,在胸前替她比了一比。待到白沐箐舉起了雙臂,笑著替她把褻衣穿起,在她小腹上輕輕拍了拍,笑道:“秦侯爺是個福氣人,你進了他的門,自然也有好福氣,早些替他養個娃娃。”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