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獨斷江山> 第二卷:官海風雨 第三十九章:各有心計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卷:官海風雨 第三十九章:各有心計 (1 / 4)

胡浩洵來拜訪,秦禝自然立刻傳見。胡浩洵和趙浩浜一行人進了軍營大門,鐵血軍營,森嚴肅殺,那種懾人的寒意,迫面而來,兩個大商人就有點吃不住勁了,特別是趙浩浜,一步一顫,等見到秦禝,話也說不利落,撲通一聲跪下,先磕了一個頭。

“這是做什麼?快請起來!”秦禝吃了一驚,一面攙扶,一面用探詢的目光看著一旁的胡浩洵。

等到胡浩洵把來意一說,秦禝才恍然大悟,原來是為了趙定國而來。

這一節故事,沈繼軒不知道,現在聽秦禝說了,點點頭道:“原來有這一跪,其情可感!”

“倒也不是為了這一跪。”秦禝平靜地說道,“我換人,那是龍武軍自己的將領,猶有可說,換趙定國,未得朝命,其實多少是有些冒昧了。不過,趙浩浜帶了這個來——”

他頓了頓,從軍案上的一個盒子裡,翻出一塊略舊的白布來。

“這是趙定國從湖州城裡,給他這位叔父的血書。”

張曠和沈繼軒都是一震,圍上來看。只見白布之上,暗褐色的字跡宛然,正是以血書就的八個大字:父老猶在,何敢偷生?

“趙定國真英雄也,”秦禝感慨道,“說不得,只好救他一救!”、

對沈繼軒和張曠,秦禝的話只說了一半。他要救趙定國,當然還不止因為趙定國是位“英雄”——英雄歸英雄,也要看替誰效力。從他的事蹟能看出來這個人,有大才,有大能,但極重恩情,因此埋下這一個伏筆,如果將來能收歸己用,會是一個得力的幹才。

秦禝知道,如果不救他,他的宿命是死在偽隋勇王的手上。不過現在救不救得成,還要看看再赴青浦的鄭四水,,是否能夠不辱使命。

到了第二天,青浦城外的龍武軍都緊張起來,如果到了正午劉勁寬還不開城,那就要動手強攻了。

龍武軍的主攻方向放在了西門,擔任主攻的,是姜泉只等時辰一到,就要攻城。

姜泉受秦禝的賞識,從李翀高的部下撥歸龍武軍,現在已經升了團官,封了正五品的寧遠將軍,他是極感激的,不過同時也就覺得,自己的功勞與別人比起來,要遜色幾分。

與梁熄和張曠相較,人家一個統帶著兩個團,是主力團,是四個營的建制,一個雖然只有一個團,但兼管著騎軍。而鍾禹廷雖然只有一個團,但也是四個營,他的第五團則和吳銀建的第六團一樣,才是三個營的建制,不僅人數較少,在軍械上也不如前面的幾個團好。

不過前幾個團的戰力確實最強。這一點姜泉是服氣的。可是現在連吳銀建這個從隋匪投順過來的人,都立了大功,衝破了隋匪的南路大營,生擒黃三才,把第五團比了下去,這讓姜泉的心裡一直悶悶不樂,無法釋懷。

現在好了!姜泉心想,我拿青浦城打下來。跟吳銀建比一比,看誰的功勞大?他抓了黃三才,我就抓劉勁寬,這下總不會再輸給他了。

有了這一層打算,姜泉對手下戰前的準備,便考察得格外細緻,各處細節,都要一個個看過,再三叮囑。

日影西移,青浦城內卻仍是毫無動靜。城外的龍武軍陣地上,也是寂然無聲,氣氛卻變得越來越緊張。

八月裡的天時,空氣中已經微有涼意,但全副甲冑的姜泉,手心裡卻全是汗——更多的是因為激動和興奮。正午快到了,到了正午,也就是大帥定下的攻城時間!他就可以大展身手了!

時間就在這難熬的等待中一分一秒的過去,到了午正差一刻的時候,督戰的秦禝,終於下達了全軍預備的命令。

姜泉的心裡怦怦直跳——立功的時候,就要到了!

然而天不遂人願,就在這時候,城中傳來了一陣陣哐啷哐啷的響動,青浦城四大兩小一共六個城門,豁然洞開。

劉勁寬降了。

唐冼榷指揮著北路隋匪軍,從嘉定撤圍而去。雖說算得上是“雖敗不亂”,但在龍武軍和新軍的共同追擊下,傷亡和被俘的人數,還是增加了幾千人。

這一仗打完,沿海諸州大勢便告逆轉。雙方都心知肚明,從此以後,隋匪軍將再也無力東圖申城,反而是“蘇南省”,要開始面臨龍武軍和新軍兩軍的猛烈進擊了。

戰役開始時,隋匪軍的南路和中路加起來,合共近乎十萬有餘。等到結束時,大約損失了三成兵力,其中一半是在南橋之役和青浦之役中,折損在龍武軍手裡;而另一半,則是在嘉定周圍,與新軍的慘烈攻防中產生的。

而新軍的狀況亦好不到哪裡去,除了嘉定戰場上的傷亡之外,在太倉府被圍殲的新軍精銳,就有四千人之多。通算下來,單是新軍自己的傷亡,已經有七千之數,如果再加上衛軍和民團的損失,則與北路隋匪軍的傷亡不相上下。

大贏家是龍武軍。先是示人以弱,做出一副碌碌無為的姿態,暗暗輪訓部隊,一旦動起手來,以站力強悍,行動奇速,不僅在南橋、青浦連勝,而且還可以北援嘉定,西指鹿城,處處快人一步,打得隋匪軍失魂落魄。而龍武軍陣亡計程車兵,一共是四百七十三名,再加上受傷的,亦不過逾千之數,與隋匪軍的戰損相比,簡直天差地別。

在殺傷的敵將方面,則兩軍,各有千秋——新軍先後擊斃了偽隋勇王的大將,而龍武軍則俘虜了黃三才。至於劉勁寬等一干人,因為要拿去換龍武軍自己的人,還沒計算在內。

在青浦投降的隋匪軍,一共四千餘人。鍾禹廷按照秦禝定下的“放將不放兵“的宗旨,將劉勁寬以下一共六個將領,單獨指了城內的小校場給他們居住,準帶親兵二十名服侍,都不曾繳械,由姜泉派一營人在四圍監視。而投降計程車兵則拉出城外整編,跟在南橋俘獲的隋匪軍一起,嚴加篩選,補充和擴大龍武軍的兵員。

這一仗雖然也小有跌宕起伏,但在秦禝來說,完全不像第一次申城之役時那樣提心吊膽、一日三驚,可見龍武軍已經由“成軍”,到“成型”,再到了現在的“成熟”。

不過還不是能夠慶功的時候。秦禝在龍武軍大營內,除了忙著決斷各種善後的事宜,處理各處送來的文書,最重要的,則是等待蘇州方面的回信,看那營官和趙定國,能不能換得回來。

誰知回信還沒有等到,卻等來了李紀德刺史衙門的一隊親兵。

“他們來做什麼?”秦禝皺著眉頭問道。

“是捆了人送來的,”吳椋小聲回稟,“李勳祿。”

新軍的青浦守將李勳祿,此刻正被五花大綁,跪在秦禝的中軍大帳之外。送人來的親兵隊長,進帳回話,說李勳祿以喪失青浦的大罪,已經被李刺史重責了軍棍,現在他們奉了刺史的憲命,將人捆過來,聽憑秦大人發落。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