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獨斷江山> 第二卷:官海風雨 第三十一章:議賞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卷:官海風雨 第三十一章:議賞 (1 / 3)

黎明時分的皇宮,仍是夜色深沉。四周靜悄悄的,值夜的太監宮女,走起路來都是踮著腳尖,不敢發出一絲聲響。誰都知道,西太后昨天為了“陵寢”的事兒,跟工部生了好大的氣,自己也犯了“肝氣”,一直折騰到後半夜才勉強睡了,這個時分,怕是還睡得正香。

也難怪兩位太后動怒。“陵寢”就是先帝——雲燊的陵寢工程,已經到了收尾的時候,居然從地下滲出水來。這麼大的疏漏,工部的官員居然不以為意,回奏說是“小有微疵,已妥善彌補”,自然被西太后在朝堂之上一陣痛罵,得了“降三級呼叫”的處分,連帶著她的妹夫、負責此事的岐王也吃了癟。

在長春宮外坐更總值的李孝忠,為了這個事也心生警惕。這位年輕的主子,雖然年雖不大,垂簾聽政也才不過半年,但權威日漸增長,除了齊王之外,沒有人不怕她。自己可要小心些,不要弄出什麼錯漏來,惹她不高興。

真是怕什麼就來什麼,就在這時,內侍監的一個太監,捧著黃盒子進了長春宮,表明有軍報到了——只有軍報,才可能在這個時分,由外奏事處遞進內侍監,再由內侍監遞送到長春宮來。

李孝忠隨意看了看,見標的是“四百里加緊”,搖了搖頭,便不肯接這個摺子了。四百里加緊,可見不是什麼太要緊的摺子,不然一定會用“六百里加緊”來傳報。現在到天亮,不到一個點的工夫,為了這一封無關緊要的摺子去叫醒太后,沒準要挨一頓罵,不上算。

見李孝忠不肯接,那位送摺子的太監著了忙,盒子沒交出去,責任就還在他身上,萬一耽誤了時辰,追究起來,人家自然不會找李孝忠,板子還是要落在自己頭上。然而李孝忠他惹不起,不敢說什麼硬話,只得陪了笑臉說道:“李公公,麻煩您還是給遞一遞,這裡面沒準兒是好訊息。”

“什麼好訊息?”李孝忠狐疑地問,“你怎麼知道?不成你還敢偷偷看過了?”

“哎喲我的李公公,這話可不敢亂說,”那個太監吃了一嚇,忙道:“摺子是申城來的,您自己琢磨琢磨。”

“是麼?”李孝忠驚喜地說,不自覺地把盒子接了過來,就著光亮一看,果然見到盒子外面的籤條上,寫了秦禝的名字。

“交給我了!”李孝忠捧了盒子,轉身向殿內走去,太后等這個摺子,已經等了好幾天了。一邊走,一邊在心裡埋怨著:這個秦禝,怎麼不緊不慢的,人家薛穆的報喜摺子早就到了,你就那麼死腦筋,為什麼不弄個六百里加緊?

埋怨歸埋怨,心裡高興,腳下便格外有力。走到殿門,對值守的宮女說道:“有要緊的軍報,得請駕。”

宮女還未答話,裡面的李念凝已經被驚醒了,聽出是李孝忠的聲音,問道:“小李子,什麼事?”

“回主子的話,有申城來的軍報。”李孝忠說完,又意猶未盡地補充了一句,“是御前侍衛秦禝的報捷摺子。”

“你倒知道是報捷的摺子?”西在裡面笑罵道,“掌燈,滾進來罷。”

等宮女點亮了燈,李孝忠捧著盒子,躬身走了進去,見西正半靠在榻上,穿著淺黃色的睡袍,一頭烏髮瀑布一樣披在肩上,露出雪白的一段頸子。他不敢多看,向前一跪,把盒子開啟,取出裡面的奏摺封包,將那條黃絲繩結成的扣子一扯,把裡面的東西取了出來。

封包內卻不止一份摺子,而是厚厚的一沓。數了數,一共三黃二白,而白摺子裡,還夾有信箋。當下收拾整齊,恭恭敬敬地疊放在太后床頭。

黃色的是請安摺子,皇帝和兩宮太后一人一份,西看過,隨手放在一邊。兩份白摺子是真正敘事用的,洋洋數千字,李念凝也先擺在一旁,等一會再細看。她拿起信箋,見說的是秦禝請求兵部撥調“北馬”兩千匹,點點頭放下了。

這一天宮門一開,養心殿的總管太監便到中樞叫起,由齊王帶領全班中樞大臣覲見。

中樞大臣上已經知道秦禝的摺子到了,因此齊王特地讓彭睿孞帶上申城的地圖,以備兩宮有所垂詢。畢竟申城打的不是一場戰鬥,而是一場戰役,前後跨了三個月,攻防進退之間相當複雜,沒有地圖,不容易說得明白。

等到進殿行過了禮,兩位太后便把頭一個摺子發下來,由賈旭展讀,眾人都是含笑傾聽。沈繼軒的文筆果然好,從劉勁寬攻嘉定開始,一直到唐冼榷最終撤離申城,寫得波瀾起伏,就像一場大戲一般。

等讀過了,李念凝果然問起一些細節的地方,便由彭睿孞恭進地圖,鋪在御案之上,指著地圖來陳述。這一下,就連懵懵懂懂的東太后,也都大致聽明白了。

“也真難為他,”東太后感慨地說,“就帶了那麼幾百個兵出京,打了那麼大一個勝仗,真不容易。”

“也是靠了王爺和中樞大臣上的幾位在京裡提調,外面地方上的官員也鼎力相協,內外相維,才能有這樣一場勝仗。”李念凝機警地接上了話頭,“王爺當初舉薦秦禝去申城,真是慧眼識人,看得準極了。”

李念凝這話,滴水不漏,把方方面面都顧到了。她這次想好好地提拔一下秦禝,因此要先捧一捧齊王和中樞大臣大臣。

“這都是托賴先帝的庇佑,兩位太后的聖明,臣等不敢居功。”齊王先代表中樞大臣上做了遜謝,才接著說,“現在西邊打破了安慶,秦禝在東邊保住了申城,這一出一入,可見隋匪的氣數已經盡了。不過偽隋國下,還有三四十萬人馬,還盤踞江寧,苟延殘喘,因此後邊還有大仗要打。”

“王爺這話說得是。現在這個關口,想歇口氣那可不成,總要趁著這個勢頭一鼓作氣才好。”西太后深深點頭,“應該及早論功行賞,把士氣維持住。”

“好像咱們官軍的將領,許久沒有打過這麼一個勝仗了。”東太后插了一句,“該好好賞一賞才對。”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