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獨斷江山> 第二卷:官海風雨 第三十一章:議賞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卷:官海風雨 第三十一章:議賞 (2 / 3)

東太后無意中的一句話,不單是西,連齊王和中樞大臣,也都是深有同感。

惟其如此,愈覺珍貴,但東太后倒是沒想這許多,她心中念念不忘的,是秦禝當初出京時,甘於自降名位的那一份忠心,現在終於可以有個補償了。

“王爺,頭年秦禝出京的時候,你們中樞大臣上可是說過的,嗯……‘只要他在軍政兩端上了手,升遷轉補,無非是一道諭旨的事兒’。”這句話,東太后記得很清楚,這時候提了出來,“現在打了這麼大一個勝仗,那個申城知府,總該歸他了吧?”

李念凝和齊王聽了,相顧莞爾,還是由齊王答話,笑著說道:“太后聖明。不過既然是打了這樣大一個勝仗,那就不止是一個知府的事了。”

“哦——”東太后明白了,高興地說,“那該賞他個什麼職位呢?”

既然東太后已經起了頭,李念凝也就不客氣了,接了她的話,準備提議了:“蘇州現在大半在隋匪手裡,就剩下那麼有數的幾塊小地方,其中又是以申城最重,也最大。既然秦禝是在蘇州打仗,不論是人是餉,總要指揮如意,才能順遂,我看哪,不如就……”

“太后指示得極是!”齊王搶在前面說道,“臣以為,授秦禝蘇州長史的實職,庶幾可以在人財兩端,均保順遂。”

這一下,等於將李念凝,的話頭截住了,兩宮太后,無不愕然。

臣下攔住君上的話,這是極失禮的一件事,說得重一點,叫做“無人臣之禮”,因此兩宮太后相顧愕然:老六這不是走到王彧的路子上去了?

然而在齊王,亦有不得已的苦衷。西太后那句話還沒說完,齊王便聽出來了,她是想拿蘇州交給秦禝,讓他做蘇州刺史。

這件事,原本做得。其時朝廷的規矩,大抵是誰打下的地方,就歸誰來管,以此激勵統兵大員的鬥志。而且秦禝雖然只是掛了個七品知縣,到底是自三品武職的位置上遷轉過去的,這是人人都知道的事情,立了這樣的大功,沒什麼說不過去。

可是千條萬條,都敵不過一條。奉旨可以免跪奏對的齊王,向兩位太后躬了躬身子,說道:“曾繼堯的那個摺子,還沒有辦,請兩位太后明鑑。”

齊王這一說,西太后明白了,只能將怒氣咽回肚裡,不言聲了,東太后卻還不大搞得清狀況,問道:“曾繼堯說什麼了呀?”

曾繼堯的摺子裡說了很多事,不過最重要的一條,是舉薦李鴻章為蘇州刺史。

曾繼堯是朝廷倚為柱石的人,現在能有這樣好的局面,多半是靠他。而且曾繼堯是現任的兩江總督,依照慣例,徽州、蘇州等諸州大員的任命,總要徵詢他的意見。事實上,就連南方各州刺史的任用,朝廷亦多以他的意見為考量。而他若有所薦,以他的地位,朝廷是無論如何也不會駁回的。

這就叫做一言九鼎。

齊王的苦衷,也就是在於此,一旦讓西太后把話說出來,“君無戲言”,再要想辦法去彌縫,就變成一件很麻煩的事,而且無論如何,已經著了痕跡,容易引起外面的猜測,是非必多,所以搶著把話說在了前面。

另外一面,齊王作為輔政王,辦理朝政,正是意氣風發的時候,不像別人把太后的權威看得特重,因此這樣“君前失禮”舉動,他倒也沒怎麼往心裡去。

李念凝知道,齊王雖然失禮,但既然已經把話說了,那麼秦禝這個刺史的位置也就算是落空了。不過現在的蘇州沒有長史,再說長史是一州的二把手,跡近於後世的“省長”,畢竟省委書記才是省裡的一把手,已經是一個很高的獎賞。而且她並不是不顧大局的人,知道齊王所說的,乃是正辦,曾繼堯的面子不能不維護。只是想一想,到底還有點意氣難平,嘴角帶著一絲譏刺的笑容說道:“齊王爺既然說該這麼辦,那就這麼辦好了。只是沒打仗的倒先得了獎勵,不知道出力打仗的人,會不會有些心涼。”

眼見他們叔嫂之間有點慪氣的樣子,幾位中樞大臣大臣都很著急。於是賈旭向前跪了一步,越次陳奏道:“秦禝從七品知縣擢升為從四品的長史,在旁人看來,亦算得上是超擢,足可起激勵士氣的效用。至於他大破隋匪,殲敵近三萬人,立下赫赫軍功,是否特加恩賞,則出自上議,臣等不敢妄擬。”

對了!西太后一下便聽懂了賈旭這句委婉的提醒——自古賞賜軍功,無非是四項:以錢賞,以職賞,或裂土,或封侯。朝廷沒有錢,“以錢賞”是不必提了;“以職賞”,長史已經到了頭;“裂土”早就是沒有影的事了,剩下的一項,是“封侯”。

這個封侯,不是說一定要封做侯爺,而是指賜給爵銜。這是君上的特權,所以賈旭只能說不敢妄擬。

李念凝深以為然,看了看東太后,對齊王說:“王爺,你以為呢?”

齊王也覺得賈旭這個提議很好,可以彌補秦禝未得刺史之憾。只是賈旭說“不敢妄擬”,他卻認為“擬一擬又何妨”,既然做人情,索性做得大一點,於是想了想,說道:“臣以為可封上柱國的世職,既可以示激勵,又替他留下了進身的餘地。秦禝得蒙異數,自然會感激涕零,更加矢誠效命。”

朝廷的爵銜,分為三級。第一級是“王”,但是這王爵,不封異姓。第二級是“爵”,分為公、侯、伯、子、男,是所謂的“五等封”。第三級是“勳”,即是勳官,上柱國則是正二品的勳爵。是勳官中的最高等了!

這樣的賞賜,非同尋常。一般朝廷封爵,都要在整個戰事塵埃落定之後才進行,算是終極的獎勵。象秦禝這樣一場大捷便換來一個可以世襲的上柱國,是很罕有的事情,自然是沾了身份的光,因此齊王說是異數,也不為過。

而在齊王來說,他一直認為兩宮太后對於秦禝的“擎天保駕”之功,有著特別的感念之情。因此把這個賞格定的高一些,既是為了安撫太后,也是要擺明了告訴別的人,這是特例,是“異數”,不可引為常例。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