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澳洲崛起錄> 第九百六十四章 :君主制的火焰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九百六十四章 :君主制的火焰 (1 / 3)

時間很快的來到了1938年的年末。

對於這快速結束的1938年來說,唯一的主題就是協約國的不斷失敗。

義大利和西班牙在年中雙雙被攻破首都,最終只能無奈的選擇無條件投降。

但這並不是唯一的壞訊息。

自從英法澳確定了對北歐的進攻之後,德國人就不得不分兵到北歐戰場來保護北歐三國。

在西班牙和義大利投降之後,北歐的重要性就越發提高。

北歐不僅能為德國提供非常重要的礦產資源,也能讓德國明面上的盟友數量看起來不是那麼寒磣。

更重要的是,如果北歐地區被拿下的話,德國理論上唯一的出海可能也將被截斷。

一個只能困守中歐的德國,是怎麼也不可能消耗得過擁有殖民地的英法的。

事實也證明了,德國人根本無法在兩線作戰的情況下,還抽調出一支有足夠力量的軍隊支援北歐。

英法澳軍隊只用了兩個半月的時間就打下了大半個挪威,並且成功收復了貝爾根、斯塔萬格、克里斯蒂安桑和奧斯陸等挪威重要城市。

如果說收復大半個挪威對德國來說還不至於傷筋動骨的話,那麼英法澳軍隊接下來的行動就足夠讓德國人頭疼了。

很明顯,一個小小的挪威並不是英法澳的全部目標,甚至只是整份計劃中很小的一部分。

收復挪威首都奧斯陸之後,英法澳軍隊就馬不停蹄的繼續向東擴張,因為挪威的東面就是北歐最重要的國家瑞典。

瑞典之所以重要,完全是因為瑞典極其豐富的鐵礦資源。目前瑞典已經成為德國相當重要的鐵礦供應地,這裡的鐵礦石透過波羅的海源源不斷的運輸到德國的港口,然後轉移到魯爾區等工業核心地區,冶煉成鋼鐵,並且製成各種各樣的武器和其他軍工用品。

毫不誇張的說,目前德國國內至少四分之一的鐵礦石資源來自瑞典,這一數字伴隨著英法奧對德國本土的轟炸不斷的增加。

在英法澳接連不斷的轟炸中,有效破壞了德國對於本土資源的開發。但對於瑞典這樣的國家,一來距離太遠,二來破壞效果並沒有德國本土好,所以同盟國軍隊的轟炸很少。

不過很顯然,北歐攻勢正式發動之後,德國人再想要從瑞典順利的獲得鐵礦石就沒有那麼容易了。

雖然德國透過大量佈置水雷的方式有效防止了英法的艦隊進入波羅的海,淡水雷可對空軍沒有威脅。

在英法澳佔據了西歐和中歐的空中優勢之後,德國空軍的處境可就不是那麼美妙了。

當然,這其中有相當一部分功勞還得歸功於義大利人的努力。

眾所周知,義大利人除了陸軍的戰鬥力不行,海軍和空軍的戰鬥力還是值得誇獎的。

義大利的海軍設計水平仍然位居歐洲前列,關於空軍的設計也是歐洲一流。

在漫長的幾年戰爭階段,義大利人總共建造了上萬架飛機,其中被擊沉的就高達7000多架。

在義大利的首都羅馬被攻破之後,英法澳軍隊赫然發現,在義大利各處的軍備倉庫和修建的機場,仍然停留著超過1000架剛剛建造完成的飛機和2000多架損壞的飛機。

雖然這2000多架損壞的飛機其中有一半以上是重傷不可修復的狀態,但透過拆成零件的方式仍然能夠挽救至少500架飛機。

這麼一來,就代表著義大利政府直接的為英法澳三國提供了超過1500架飛機。

有了義大利這1500架飛機之後,英法澳在中西歐所達成的空中優勢會更加巨大。

而且這還沒完。義大利可是無條件投降的,他們的軍工企業幾乎全部被英法澳接收,並且繼續為英法澳生產所需要的武器裝備。

這也代表著義大利政府辛辛苦苦組建的軍工企業反而為英法澳做了嫁衣。目前義大利政府的產能還是相當可靠的,雖然部分軍工廠被英法澳炸燬,但最低產量也能為英法澳每年提供至少3500架飛機和1000輛坦克。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