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軍隊可不會給比利時軍隊機會。正所謂趁他病要他命,德國軍隊展開了浩浩蕩蕩的進攻,大量的炮彈傾瀉而下,彷彿要將比利時軍隊一擊致命。
但比利時人忽略了一點,那就是此時和一戰已經過去了20多年的時間。
但問題是,因為比利時政府之前所宣告的絕對中立,比利時全國範圍內對戰爭並沒有任何準備。
再加上長時間沒有經歷過大規模戰爭的原因,比利時的戰爭和動員系統基本上已經腐朽。
但讓比利時人沒想到的是,這場戰爭如同一場大火,像比利時這樣離得比較近的鄰居,註定是要引火上身的。
但德國軍隊能夠用很短的時間就打的比利時軍隊節節敗退,這已經證明了德國軍隊的強大。
光是從武器倉庫調集一批武器裝備都需要一定的時間,更不要說把這些武器裝備發放向數以萬計的新兵,並且把他們調往戰場了。
在面對敵人的大規模炮轟和轟炸機的襲擊的時候,比利時邊境的防禦設施的作用就顯得微乎其微了。
這些新兵中的一大半還沒有拿到自己的武器裝備,甚至連身上的軍裝都大大小小,很不合身。
僅用不到一天的時間,德國軍隊就全面收復了自己的領土,並且將戰線推進到了列日。
德國人付出了一萬多人的傷亡,拿下了這座堅固的要塞,並且沿著河流向那慕爾前進。
現實情況是,在比利時邊境被侵犯之後,比利時的徵兵部門才動員了不足五萬的新兵。
壞訊息是,比利時本來就是一個土地比較狹小的國家。本來的軍用機場數量就不多,面對德國規模如此龐大的襲擊,大部分軍用機場註定是要報廢的。
在一戰,列日要塞阻攔了德國人很長一段時間。但第二次世界大戰已經全面運用了飛機,再加上大量火炮的轟炸,讓看起來堅固的列日要塞,只堅持了不到三天的時間。
他們做夢也沒有想到,德國是一個一絲不苟的民族,德國人說會進攻,那可是真的會進攻的。
憑藉著大量的偵察飛機,德國軍隊很快發現了法國軍隊的行蹤。德國軍隊驚訝的發現,法國人似乎已經兵分兩路,目的正是那慕爾和布魯塞爾。
但代價是,法國在北部的戰爭中沒有太多的飛機動用。哪怕得到了一定的英國的支援,法國所能動用的飛機總量仍然只有1000架左右。
雖然政府早已經警告過邊境軍隊,德國軍隊很有可能在24小時過後發動進攻。
法國支援比利時的軍隊一共有12個師,超過15萬的兵力。
5月28日,在確定德國人已經對布魯塞爾展開全面進攻之後,法國軍隊也對那慕爾展開了進攻。
這導致比利時在空軍方面的投入是歐洲小國家中最少的那一級別,軍用飛機的數量甚至不足50架。
這導致德國軍隊對比利時的作戰慾望還是很高的,畢竟在德國人的眼中,讓一個小國家侵佔領土,絕對是德國人的恥辱。
剩下的十萬人暫時駐紮在河岸邊,等待德國軍隊真正兵為布魯塞爾的時候,法國軍隊趁機攻佔那慕爾和列日要塞,爭取切斷侵入比利時的這支德國軍隊的後勤補給和後撤線路,最好是直接包圍這支德國軍隊。
但此時的德國軍隊已經抵達了那慕爾,並且朝著這座城市展開了猛烈的進攻。
為了確保自己的進攻萬無一失,德國軍隊在那慕爾留下了接近十萬軍隊駐防,並且在沙勒羅瓦到那慕爾一線,部署了大量的飛機進行巡邏,為的就是防備法國軍隊。
沒有任何準備的比利時軍隊在準備充分的德國軍隊面前,完全沒有任何勝算。
這也正合德國軍隊的想法,在確定了法國人的計劃之後,德國軍隊反而減少了自己的巡邏飛機,以免打草驚蛇。
雖然比利時軍隊也對邊境的防禦陣地進行了加固和重新修建,但一天的時間明顯做不了什麼。
雖然比利時政府早已經讓軍隊進入了戰備狀態,前線的軍隊更是運輸了大量的武器彈藥,隨時做好戰爭準備。
德國軍隊的突進速度超出了法國軍隊的意料。沒有辦法,負責支援比利時的法國將軍只能更改自己的命令。
而德國就不一樣了。進行了充分的戰爭準備,德國在半年的時間裡生產了接近3000架飛機,更是繳獲了波蘭人接近1000架飛機。
這讓德國的飛機儲備直接突破了4000架,哪怕對半分,在進攻比利時和法國方面,仍然可以動用超過2000架飛機。
3000字第一更,求月票,求支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