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軍隊的進攻很迅速,戰爭爆發之後僅用一週的時間就攻克了捷克地區的北部重鎮烏斯季,並且朝著捷克的行政中心,捷克政府所在的布拉格挺進。
捷克地區在德意志的傳統中被稱為波西米亞,是自神聖羅馬帝國時期以來就非常重要的德意志組成部分。
對奧地利帝國來說比較艱鉅的是,一旦布拉格被攻破,整個捷克地區將徹底喪失鬥志。
作為奧地利帝國重要的組成部分,如果喪失了捷克,奧地利在這場戰爭中將再也沒有還手的餘地。
為了保住捷克,奧地利政府緊急調遣新組建的第六集團軍北上前往捷克地區。
這支第六集團軍由少部分老兵組成的基層軍官和大部分新兵組成,是一支綜合化的混編集團軍。
他們的任務只有一個,那就是守住布拉格,並且依託布拉格北部的地形,儘量將德國人阻擋在防線之外。
還沒等第六集團軍到達捷克地區,一個更壞的訊息就已經傳來,那就是德國人從雷根斯堡出發,正在浩浩蕩蕩的向著東部的維也納挺進。
到底是布拉格重要還是維也納重要?奧地利人沒有過多的猶豫,立即吩咐第六集團軍南下回援維也納。
這也導致捷克地區面臨德國軍隊的進攻的時候,顯得有些力不從心。
奧地利帝國的軍隊堪堪突破百萬,其中絕大多數都部署在奧地利地區。除了奧地利是帝國政府所在的中心地區之外,還有一點就是奧地利正在面臨德國和義大利的南北夾擊。
但這也代表著,距離奧地利地區比較遠的捷克和斯洛伐克,所部署的奧地利軍隊是比較少的。
當地除了少部分的奧地利軍隊之外,也就只剩下各自政府所統帥的,由純粹的捷克和斯洛伐克人組成的地區武裝部隊。
捷克地區的總軍隊加起來也不足40萬,在面對數量更多的德國軍隊的進攻的時候,陷入劣勢也是必然的。
如果不是德國人想要快速接收捷克的工業,從而沒有對捷克的工業基地和交通樞紐進行破壞的話,恐怕捷克軍隊也絕對不會堅持這麼長的時間。
目前在捷克地區,奧地利第五集團軍和捷克地區武裝部隊正在全面抵抗德國第三,第四集團軍的進攻。
雙方的武器裝備是有很大差距的。德國軍隊有了對波蘭作戰的經驗之後,普遍裝備著大量的坦克和飛機。
而奧地利軍隊方面,雖然也擁有坦克和飛機,但數量還是差很多的。
這也沒辦法,對奧地利帝國來說,佈防的重心肯定是奧地利地區。雖然捷克也擁有武裝部隊,但這些地區武裝部隊肯定不會得到堪比奧地利正規軍的裝備。
在奧地利疲於應付德國和義大利軍隊的進攻的時候,捷克地區所得到的武器裝備的供應,已經比原來少了很多很多。
在德國和奧地利軍隊的交戰中,最為激烈的,實際上是對制空權的爭奪。
在雙方的飛機數量方面,德國擁有超過2500架飛機,其中接近1000架都是最新型的戰鬥機。
而奧地利帝國方面,到戰爭爆發開始,他們所擁有的飛機數量也不足1000架。得到來自英法的支援之後,才讓奧地利帝國的飛機數量攀升到1500架左右。
但還是之前所說,為了防止德國人的空襲,奧地利將大部分飛機都部署在了維也納附近,以及奧地利地區的戰場上。
分攤到捷克和斯洛伐克地區的飛機數量不足500架,根本不是對面上千架德國飛機的對手。
在經歷了幾輪比較激烈的空戰之後,德國軍隊逐漸掌握了制空優勢,並且朝著地面的奧地利軍隊展開了猛烈的轟炸。
奧地利軍隊雖然也擁有一定數量的防空武器,但對於這些新型的,速度較快的飛機沒有太好的辦法。
雖然也能用防空武器打下來幾架,但那是在敵人的轟炸機降低飛行高度,對己方部隊進行轟炸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