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同德國指揮官所嘲笑的那樣,騎兵突襲和正面衝鋒,是20年前的一戰所採用的戰術方式。
那時候各國的坦克數量都不多,而且故障率很高,騎兵還是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的。
但現在,騎兵除了在一些陡峭的山區擁有一定的戰略作用之外,在廣闊平坦的平原上,很明顯是坦克更加佔優的。
雖然波蘭的人數更多,但三隻騎兵師在一個坦克師面前,仍然沒有任何反抗的餘地。
這場遭遇戰只持續了不到兩個小時的時間,就以德國軍隊的全面勝利告終。
除了少部分波蘭騎兵逃離戰場之外,剩下的波蘭騎兵要麼倒在了之前的衝鋒中,要麼就被德國軍隊俘虜。
坦克軍隊的出場,徹底改變了整個德波戰爭的局勢。
這裡不得不提到波蘭軍隊的部署了。和第一次世界大戰一樣,波蘭軍隊普遍採用了全線式防禦的措施。
簡單來說,雖然波蘭在西線擁有超過30萬的軍隊,但這30萬軍隊如同廣撒網一般,被部署在了整個邊境線。
雖然現在已經增兵到40萬左右,但仍然無法改變每一段邊境線上,波蘭軍隊很少並且很分散的事實。
如果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雙方進行集團軍的正面突進的話,這樣的防禦倒也沒有什麼錯誤。
但時代已經變了,波蘭人還採取這樣的防守措施,明顯是在主動的給德國人露出破綻。
如何有效的應對波蘭人分散式的防禦佈置呢?
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用坦克部隊如同尖刀一般,快速撕裂波蘭人的防守。
戰爭爆發五天之後,大量的德國坦克終於入場,加入了對波蘭的作戰。
德國第二集團軍雖然坦克數量並不多,但也有兩個坦克師的規模。
相較於波蘭的坦克來說,德國的坦克更加重視防禦力和火力,在作戰方面更具優勢。
再加上波蘭第三集團軍只有一個坦克師的原因,很明顯是無法和德國的坦克正面抗衡的。
先是騎兵突襲失敗,甚至全面潰敗的訊息讓波蘭第三集團軍司令大吃一驚。隨後,德國坦克如同尖刀一般迅速切割波蘭的防線,直接讓波蘭第三集團軍司令有些不知所措。
目前的問題已經不是德國坦克切割防線了。而是防線被切割之後,大量湧入的德國軍隊,會將整個防線撕裂,從而破壞第三集團軍的防禦陣線。
更要命的是,在戰場周邊,波蘭的主力軍隊只有第三集團軍。要是第三集團軍潰敗,在沒有足夠的兵力支援的情況下,前往華沙的道路將暢通無阻。
而且,第三集團軍的潰敗將嚴重影響到華沙北部的莫德林軍團和納勒夫兵團。這兩支部隊所組成的波蘭第二集團軍,可是抗衡德國第一集團軍的主力。
要是影響了波蘭第二集團軍的防禦,到時候所要面對的,可能就是德國第一和第二集團軍共同包圍華沙了。
等到德國軍隊連成一線,波蘭第一集團軍也會落入德國軍隊的包圍圈。如此一來,波蘭將陷入極大的劣勢。
不僅首都將被包圍,西線戰場的大部分軍隊也面臨危機。
“絕對不能讓德國人衝破防線!”波蘭第三集團軍司令一臉堅定的說到:“到了考驗我們的時候了!告訴所有師長,我要他們不惜一切代價守住防線,至少要等到援軍到來。”
那麼援軍在哪呢?
波蘭第二集團軍司令,此時也有著這樣的疑問。
相較於第三集團軍來說,波蘭第二集團軍所面臨的壓力要小一些。
因為到現在為止,德國第一集團軍還沒有發動大規模攻勢。這也讓波蘭得出了主戰場在西線的結論,並且抽調了一部分東部邊境計程車兵前往西線。
但波蘭第二集團軍司令總感覺哪裡不對勁。德國人既然對戰爭早有準備,就不可能只從正面發動進攻。
要知道,在收回波蘭走廊之後,波蘭在西部的形勢就不太良好。東普魯士和西里西亞如同張開的嘴巴一般,將波蘭整個吞入嘴中。
這也代表著,從這兩個方向攻擊波蘭,能夠取得更好的效果。
特別是東普魯士方向,距離波蘭的首都華沙特別近,也是德國人很有可能進攻的方向之一。
雖然德國人到現在為止動靜都不大,但波蘭第二集團軍司令認為,情況並不是這麼簡單。
3000字第一更,求月票,求支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