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證明,士氣對一支軍隊戰鬥力的影響還是很大的。
雖然波蘭軍隊在前期能夠英勇的抵抗德國軍隊,但在得知了後方支援被阻礙的時候,波蘭軍隊計程車氣受到了劇烈的波動。
所導致的最大影響,就是波蘭士兵在面對德國軍隊的時候,沒有了那股必勝的決心和悍不畏死的勇氣。
狹路相逢勇者勝,理查德的第五步兵團很快取得了和波蘭軍隊作戰的勝利,並且順利在天黑之前攻下了波蘭第八步兵團的陣地。
波蘭第八步兵團的位置還是十分重要的。陣地被攻克之後,整個波蘭第35師的陣線就被撕開了一道大口子,隨時等待著德國軍隊的進入。
要命的是,一旦第35師被擊潰,波蘭第三集團軍的防禦陣線也將出現問題。上升到整個第三集團軍,這對於整個波蘭的前線都有極大的危害。
這就是真實的戰場,一支小規模軍隊的戰敗,都有可能引起更大範圍內的全面潰敗。
最要命的是,整個波蘭第三集團軍已經損失慘重。
作為波蘭防禦德國最精銳的集團軍之一,第三集團軍一共擁有七個步兵師,三個炮兵師,一個坦克師和四個騎兵師。
戰爭打到現在,後方支援給第三集團軍的總兵力不超過一個師,但第三集團軍的戰損已經超過兩個步兵師的兵力。
這也代表著,第三集團軍已經沒有太多的預備部隊,用來支援防線兵力崩潰的各部隊了。
總不能讓騎兵師拋棄自己的戰馬,進入到戰壕和敵人打攻防戰吧。
雖然這麼做可能會解前線的燃眉之急,但對於第三集團軍來說,也等同於放棄了自己最精銳的騎兵部隊,將一切希望都寄託在了步兵身上。
這對於十分重視騎兵的波蘭軍隊來說是根本不可能的。為了守住前線,第三集團軍司令官制定了用騎兵突襲德軍側翼的計劃,試圖暫緩德國人的進攻。
這也造就了歷史上二戰的名場面之一的發生。
遵照第三集團軍司令的命令,三個波蘭騎兵師對德國第二集團軍的特意發起了突襲。
為什麼只出動了三個騎兵師呢?因為僅剩的那個騎兵師,要留下來保護波蘭第三集團軍的司令部,同時作為整個第三集團軍僅有的後備部隊。
為了儘可能給這三個騎兵師創造機會,波蘭第三集團軍將所有的後備部隊全部投入到戰場上,試圖盡最大可能拖住德國人。
雖然一戰只過去了20年的時間,但和一戰相比,二戰的戰鬥方式已經有了大量的改變。
三個騎兵師想要繞後突襲德國第二集團軍的側翼,毫無疑問是十分困難的。
要知道,德國空軍佔領了前線的領空優勢,並且出動了大量的偵察機偵查波蘭軍隊的情報。
要想瞞住這些偵察機,還要完美的執行突襲任務,這對波蘭騎兵的要求是很高的。
波蘭騎兵一開始做的很好,不僅瞞住了德國的偵察機,還抵達了一開始所計劃的突襲位置。
但等到波蘭騎兵靠近德國軍隊之後他們才發現不對,德國第二集團軍的側翼並不是步兵,而是那些全身被鐵疙瘩包圍的坦克和摩托部隊。
波蘭軍隊試圖穩定心神,並且對前方早已經準備好的德國坦克部隊發起了進攻。
但很快,波蘭士兵就意識到了騎兵和坦克之間的巨大差距。
敵人的坦克如同一個可以移動的堡壘一般,能夠抵擋住他們的步槍和機槍掃射。
這一現狀和一戰完全不一樣,騎兵在面對坦克時,似乎已經沒有了反抗的餘地。
雖然騎兵師也帶著少量火炮,但此時想要停下來依託火炮轟炸敵人的坦克明顯是不可能的。
看著敵人緩緩轉動的炮管,肯定不會給他們停下來部署火炮的機會。
轟!轟轟!
伴隨著接連不斷的坦克的開火,波蘭的三個騎兵師瞬間遭受到了嚴重的影響。
雖然騎兵師的戰馬都是經過訓練的,但炮火的爆炸還是對這些軍馬造成了一定的恐慌。
伴隨著騎兵距離坦克越來越近,敵人的坦克也停止了炮火的轟擊,開始使用坦克頂部的機槍進行掃射。
從一開始,這場遭遇戰的結果就已經註定了。
波蘭騎兵根本無法解決德國的坦克,德國坦克完全立於不敗之地,可以很輕鬆的應對波蘭騎兵師的各種進攻。
在戰場的不遠處,一輛明顯更加龐大的坦克,傳來這個坦克師指揮官的輕笑:“愚蠢的波蘭人還在用上一次歐洲大戰的思維打仗,他們甚至不知道距離上一次歐洲大戰已經過去了20年的時間。
現在是時候送他們去見上帝了,我們的任務可不是這些騎兵部隊,而是前線戰場的波蘭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