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空襲場面並不只在這一處發生。
事實上,德國空軍對波蘭的多條鐵路進行了轟炸,目的不僅是為了消滅波蘭支援前線的有生力量,同樣也是炸斷波蘭的鐵路,阻斷波蘭對前線的任何支援。
除了少部分地區德國空軍和波蘭空軍打的有來有回之外,大部分執行任務的德國空軍分隊,都圓滿的完成了自己的任務。
1935年10月18日,波蘭前線,陸軍第3集團軍第35師第8步兵團,正在進行著相當艱鉅的防守任務。
到目前為止,第8步兵團所在的第三集團軍,已經英勇的抵抗了德國超過三天的時間。
當然,整個第三集團軍是且戰且退的,目前已經被迫讓德國人推進了至少20公里。
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這些最精銳的波蘭士兵,在經過殘忍的戰爭消耗之後,傷亡慘重,各編制少則只有不到一半計程車兵,多則只有一半出頭,急需有生力量支援。
雖然第8步兵團憑藉著熟悉地形的優勢,英勇頑抗的對德國軍隊展開了反擊。
但人數越來越少是重大的劣勢。如果沒有後方的援軍,前線的崩潰是遲早的事,甚至很快會發生。
“該死!師部答應我們的援軍呢?援軍到底什麼時候能來?”第8步兵團團長安德烈吐出嘴裡的泥土,大聲的對著旁邊的傳令兵詢問到。
“師部說援兵很快就會到來,讓我們再堅持五個小時。”傳令兵立刻大聲回答道。
“該死!又是五個小時!我們已經堅持了多少個五個小時了?告訴師部,我們不僅缺少援軍,我們還缺少大量的武器和彈藥。如果五個小時之內援軍和物資不能抵達,我們將再也沒有任何手段阻止敵人的進攻。”安德烈有些不滿的說道。
從戰爭爆發到現在,波蘭的戰爭機器仍然沒有進入到完全的運轉當中。
對於前線的波蘭軍隊來說,這場突然爆發的戰爭,讓絕大多數人都有些猝不及防。
索性東西邊境所駐紮的都是波蘭的精銳軍隊,波蘭之所以能夠英勇的抵抗德國軍隊,靠的也正是這些老兵。
但可惜,在長達四天的作戰中,老兵已經損耗殆盡。波蘭政府運往前線的老兵還被阻攔了大半,光靠著少數抵達前線的新兵,明顯撐不起前線防禦的需要。
而在另一邊,德國第二集團軍第六軍團第四師第5步兵團,此時和艱苦支撐的波蘭人完全是兩種局面。
德國第5兵兵團團長理查德·斯特爾曼一臉微笑,向著自己計程車兵發出了命令:“步兵團,進攻!”
隨著理查德一聲令下,第5步兵團的德國士兵們,宛如脫韁的野馬一般,向著前方的波蘭陣地悍不畏死的衝去。
為了掩護這些士兵,後方的炮兵進行了全方位轟炸,沒有任何節省炮彈的意思。
在炮兵火力的掩蓋之下,大量的德國士兵很快靠近了波蘭陣地,一場更加殘忍的攻防戰就此爆發。
噠噠噠!
波蘭人的重機槍很快進行了反擊,試圖將德國人重新壓回去。
“該死,漢克,拿掉那個該死的重機槍。”負責進攻的指揮官一臉憤怒的吩咐道。
就在剛剛,因為這挺重機槍的襲擊,導致衝在最前方的幾名德國士兵瞬間被擊倒,後方還有大量的德國士兵處於危險之中。
“明白,夥計。”漢克微笑著點了點頭,掏出幾枚手榴彈,拔出引線之後,瞄準了前方不遠處的機槍陣地。
因為戰爭爆發的比較倉促,波蘭人並沒有充足的時間來修建防禦陣地。
這導致他們的機槍普遍部署在簡單的戰壕中,並沒有堅固的水泥設施來保護機槍手的安全。
針對這樣的機槍陣地,用特製的手榴彈進行爆破是最簡單的辦法。不需要扔的特別準,只需要在5米之內,就能夠對操縱機槍的機槍手進行有效殺傷。
當然,像這樣的攻防戰還必須得避免手榴彈碰到周圍的障礙物會不會被彈飛,甚至有可能被彈回來,對友軍造成誤傷。
因此,手榴彈投擲的越遠,己方就越安全。
在德國軍隊的部署中,也確實是有著專門投擲手榴彈的擲彈手的。
轟!
第一枚手榴彈的爆炸間隔機槍陣地有點遠,但對面的機槍手彷彿遭到了驚嚇,掃射一時間停止了。
名叫漢克的制彈手抓住了這次好機會,迅速投出了第二枚手榴彈,並且正巧扔在了機槍陣地所在的戰壕中。
轟!
伴隨著第二聲爆炸,帶著猩紅的泥土直接被炸飛出來,掉落在德國士兵前方不遠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