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教父是阿瑟的長子,澳大拉西亞的威廉王儲。自然,謝依安娜公主的教母就是威廉王儲的妻子,亞歷山德琳王儲妃。
值得一提的是,作為俄國王室成員,謝依安娜公主的宗教原本應該是東正教。
但在威廉夫婦成為謝依安娜公主的教父和教母之前,俄國皇室就公開宣佈更改謝依安娜公主的宗教為澳大拉西亞新教。
這樣的宗教更改是很有深意的。按照常理來說,沙俄帝國作為純粹的東正教國家,皇位的繼承者自然也應該是東正教。
謝依安娜公主改為澳大拉西亞新教之後,是否代表著謝依安娜公主失去了皇位的繼承權呢?
但如果謝依安娜公主失去皇位的繼承權,那麼在阿列克謝皇儲重病的情況下,誰又會繼承下一任的沙皇寶座呢?
接連的兩個問題讓改變宗教這個小事變成了大事,甚至影響到了沙皇俄國的穩定。
不過此時的尼古拉二世很明顯顧及不到這些了。在條件的交換中,尼古拉二世獲得了價值2000萬澳元的援助,其中大部分援助都是武器彈藥和醫療物資。
尼古拉二世打算用這些援助進行最後的放手一搏。如果失敗的話,就按照和戴維總管的約定進行。
如果成功,他或許能夠重鑄沙俄帝國的榮光,避免羅曼諾夫家族的絕嗣。
和尼古拉二世成功達成約定之後,戴維總管就將自己的所作所為彙報給了阿瑟。
得到了戴維總管的訊息,阿瑟還是很滿意的。如果有著尼古拉二世點頭同意,對澳大拉西亞將來繼承東羅馬帝國的法理還是很有幫助的。
畢竟沙俄帝國繼承東羅馬帝國法理已經被各國承認,那麼澳大拉西亞從沙俄帝國那繼承東羅馬帝國法理也是理所當然的。
至於包括英法在內的其他國家會不會承認,阿瑟並不擔心這個問題。
畢竟法理什麼的只是輔助作用,真正重要的還是自身的實力。
在澳大拉西亞對英法都很重要的情況下,就算澳大拉西亞沒有法理,只要利益足夠,英法也會捏著鼻子承認。
同理,就算澳大拉西亞具備合法合規的法理,如果實力不強的話,英法照樣有反對的可能。
更重要的是,阿瑟想要的僅僅是東羅馬帝國的帝國法理,可不是俄羅斯帝國的帝國傳承。
如果英法真的咄咄逼人的話,阿瑟也不介意繼承尼古拉二世的沙皇寶座,成為名正言順的俄羅斯皇帝。
相信英法在兩個選擇面前還是很識相的。如果只是東羅馬帝國法理的話,阿瑟最多也只會建立澳大拉西亞帝國。
但如果真逼急了,讓阿瑟直接繼承俄羅斯帝國的話,那麼阿瑟建立的很有可能就是俄羅斯澳大拉西亞聯合帝國了。
雖然聯統俄羅斯只是具有一丁點的可能。但就是這一丁點的可能,對英法來說是絕對要避免的重大危機。
如果真讓俄羅斯和澳大拉西亞連同在一起,英法或許也只有重新聯合才能對抗了。
無論是英國還是法國都不傻,他們不可能放任這樣龐大的帝國聯合,自然會選擇更加容易接受的,也就是讓阿瑟獲得來自東羅馬帝國的法律,建立全澳大拉西亞的帝國。
其實阿瑟和尼古拉二世達成的妥協,除了給予尼古拉二世2000萬澳元的援助之外,還有就是保護尼古拉二世的家人,也就是剩餘的俄國皇室的人身安全。
之所以讓威廉夫婦成為謝依安娜公主的教父教母,也正是出於這個目的。
就算沙皇俄國在戰爭中失敗了,看在澳大拉西亞的面子上,也不會有人敢威脅謝依安娜公主的人身安全。
阿瑟也會率先保證謝依安娜公主的安全,甚至為此不惜出動軍隊。
這也是尼古拉二世的要求。只要能保證謝依安娜公主的安全,尼古拉二世願意在沙俄帝國覆滅之後留下一份親筆簽署的檔案,宣佈將東羅馬帝國的法理轉讓給阿瑟,讓阿瑟具備沙俄帝國的繼承權。
這也是阿瑟留下的手段。一個是東羅馬帝國的法理,一個是沙俄帝國的繼承權。無論哪一個都能讓阿瑟成為皇帝,就看英法會怎麼選了。
四千兩百字更新,求月票,求支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