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個原因就是尼古拉二世已經節節敗退,基本已經看不到獲勝的希望了。
歐洲各國支援尼古拉二世的一大原因,其實就是想作為投資,來換得尼古拉二世統一俄國之後對他們的回報。
其中最鮮明的例子就是法國。法國人想要透過支援尼古拉二世,來換取統一之後那個堅定支援法國的盟友。
當看到尼古拉二世已經無法獲勝之後,法國人就理所當然的放棄了對尼古拉二世的支援,轉而去尋找其他的盟友。
法國人將目光首先是放到了波蘭的身上。雖然波蘭在歐洲範圍內不算是什麼強國,但地理位置也算是優越。
而且,相較於衰弱的俄國來說,波蘭更容易成為那個新的東歐霸主。
在這一點上,現在的波蘭對法國來說吸引力是要大於尼古拉二世的沙皇俄國的。
畢竟法國人尋找盟友的目的之一,就是為了制衡正在不斷強大的德國。
除了波蘭之外,法國人還將自己的目標放在了奧地利帝國的身上。
雖然奧地利帝國還沒有曾經的奧匈帝國強大,但好歹也是公認的列強之一,比波蘭還是強出不少的。
奧地利帝國的工業水平還是有的,甚至現在奧地利帝國的工業水平比義大利還要強大。
更重要的是,奧地利帝國和義大利有著衝突,在巴爾幹地區的政策沒有得到英國人的認可,算是法國比較天然的盟友。
也正因為如此,法國和俄國的關係已經在逐漸疏遠,轉而和波蘭以及奧地利帝國走近。
尼古拉二世不是不明白這一點,但他對此卻又無可奈何。
國家之間的利益就是這樣。當尼古拉二世的沙皇俄國失去了最後的價值,被拋棄也就成了必然。
除非尼古拉二世能夠重新奪回戰爭的主動權,甚至藉機擊敗波蘭和敵人,統一整個俄國。
否則,尼古拉二世不會迎來任何支持者,他曾經所收到的援助也會煙消雲散。
“我們的財政還能堅持多長時間?”尼古拉二世揉了揉眉頭,滿臉的疲憊幾乎要溢位來。
“國庫幾乎一盧布也拿不出來了。”財政大臣面色凝重,說出了一個讓尼古拉二世面露絕望的答案。
“再發行一批國債,同時將所有能抵押的礦產資源全部抵押出去。”尼古拉二世沉默了好一會,這才開口說道。
“將能籌集到的資金全部購買武器彈藥和糧食物資,我要和敵人進行殊死一搏。”尼古拉二世閉上了眼睛,說出的話斬釘截鐵一般。
“是!”整個內閣沒有任何異議,他們也明白這或許是最後的辦法了。
俄國的狀況阿瑟自然清楚。事實上,如果澳大拉西亞選擇支援俄國的話,尼古拉二世或許還能撐住一段時間。
但很明顯,阿瑟不可能無緣無故的支援俄國,更不可能耗費澳大拉西亞人的賦稅來幫助俄國人。
不過,為了自己的目標,進行一定的利益交換還是有可能的。
3月11日,歐洲王室事務總管戴維親自前往聖彼得堡,並且和尼古拉二世的管家密談了超過兩個小時的時間。
第二天,戴維總管就被尼古拉二世親自接見,並且在尼古拉二世的行宮商談了超過三個小時。
最後,戴維總管離開聖彼得堡的時候,面帶笑容並且非常滿意。
而在聖彼得堡的尼古拉二世也一改之前的疲憊,重新恢復了些許精神。
戴維總管前往聖彼得堡商議的事情很多,並且基本上都和尼古拉二世達成了妥協。
雖然其中很多商議的內容沒有對外公佈,但部分公佈的內容還是引人深思的。
首先就是尼古拉二世唯一的嫡孫女,謝依安娜公主有了教父和教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