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場殘酷的南美版本的凡爾登戰役只持續了三天的時間,但卻讓玻利維亞和巴拉圭手中的精銳士兵損失了大半。
可以這麼說,兩國接下來投入戰爭的軍隊,大部分都是沒怎麼經過訓練的新兵。
在薩維德拉潰敗之後,玻利維亞軍隊已經喪失了前線的控制。前線軍隊可謂是一潰千里,僅僅不到一週的時間,就被巴拉圭攻佔了接近30多個軍事據點。
眼看著前線即將淪陷,玻利維亞軍隊徹底坐不住了。1931年7月27日,自認為經過精心準備的玻利維亞軍隊對巴拉圭的前線陣地納納瓦要塞展開了大力進攻。
納納瓦要塞位於巴拉圭軍隊的西側,保護著巴拉圭軍隊的側翼。如果納納瓦要塞淪陷,不僅正面作戰的巴拉圭軍隊會受到側翼方面的威脅,玻利維亞軍隊還有順著河流而下的可能,直接威脅到巴拉圭的首都亞松森。
對於這座極其重要的側翼軍事堡壘,巴拉圭方面自然是極其重視的。
進攻的玻利維亞軍隊大約有4萬人,防守的巴拉圭軍隊則有一個師,接近1.7萬人的規模。
雖然軍隊人數處於劣勢,但巴拉圭在納納瓦要塞裝備了大量來自英國和澳大拉西亞的機槍,還有少量的火炮作為火力輸出,讓這座側翼的要塞變得十分堅固。
澳大拉西亞軍官團經過簡單的評估之後,認為納納瓦要塞在駐紮一個師的情況下,可以抵擋住敵人至少三個師的進攻。
而目前納納瓦要塞所面臨的情況,也差不多正是澳大拉西亞軍官團之前所評估一挑三的局面。
事實證明,澳大拉西亞軍官團的評估和現實的戰果基本上沒有差別。
雖然面臨的是兩倍於自己的敵人,但巴拉圭軍隊因為駐紮在納納瓦要塞內部,愣是靠著幾十挺機槍和十多門火炮守住了。
不過,雖然守住了,但巴拉圭軍隊的傷亡依然十分慘烈。
納納瓦要塞的攻防戰堅持了十多天的時間,給雙方造成了總共超過五萬人的傷亡。
其中,巴拉圭軍隊駐紮在納納瓦要塞的一個師基本全部喪失了戰鬥力,死亡人數超過了5000人,其餘的多少都帶點傷勢。
而玻利維亞軍隊這邊,參與進攻的4萬軍隊,撤回到玻利維亞的只有不到1萬人。
剩下的3萬軍隊超過一半都戰死在了納納瓦要塞前方,血液直接染紅了納納瓦要塞附近的土地,讓納納瓦要塞附近好幾公里都瀰漫著血腥味。
玻利維亞軍隊之所以傷亡如此慘重,是因為他們在沒有什麼防護的情況下,對納納瓦要塞發起了猛烈的進攻。
在這樣的情況下,機槍就變得極其重要。雖然巴拉圭方面只有幾十挺機槍,但幾十挺機槍採用交叉火力覆蓋的方式,愣是讓要塞前方沒有任何火力死角,堵住了玻利維亞軍隊的進攻路線。
再加上火炮偶爾的火力輸出,以及要塞內部巴拉圭軍隊的火力補充,直接將玻利維亞軍隊阻擋在了耀線前方100多米的範圍。
直到戰爭結束,玻利維亞軍隊也沒有靠近要塞100米以內,只能看著這座並不龐大的要塞望而興嘆。
這場關於納納瓦要塞的爭奪戰結束之後,玻利維亞和巴拉圭雙方都已經損失慘重了。
雖然戰爭持續的時間並不長,但對於兩個人口都不多的國家來說,此時的傷亡已經是無法承受的數字了。
要知道,巴拉圭軍隊在戰前只有3000人左右,算是武裝力量比較薄弱的國家了。
但現在,僅僅是死亡人數就已經接近1.6萬人,是原來軍隊總規模的5倍還要多。
更不要提在戰爭中負傷的軍隊和平民,加起來的數字早已經突破5萬人。
如此巨大的傷亡對於巴拉圭這個小國家來說,也差不多到了傷筋動骨的地步了。
更何況,兩個國家為了打贏這場戰爭,紛紛向支援自己的國家借貸了大量的債務,用來購買武器裝備和戰略資源。
可不要小看這些債務。到目前為止,玻利維亞欠法國和美孚石油公司的總債務已經達到12億法郎(583萬英鎊),並且還在不斷的攀升中。
巴拉圭方面的債務雖然要比玻利維亞少一些,但也已經接近743萬澳元(371萬英鎊)。
可以這麼說,如果戰爭繼續打下去的話,玻利維亞和巴拉圭都將損失慘重。真正獲利的,或許只有石油爭奪戰背後的一方列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