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同盟對某一個國家發起戰爭,或者受到了某一個國家的攻擊,澳大拉西亞作為軍事實力最強的同盟,有權利掌控菲律賓和薩爾瓦多軍隊的指揮權,並且根據實際軍事局勢佈置相應的反攻和進攻政策等等。
除此之外,還有澳大拉西亞在薩爾瓦多建立的軍事基地等等。當然,和美國軍隊建立的軍事基地不同,澳大拉西亞的軍事基地在名義上是幫助薩爾瓦多訓練自己的軍隊,而不是駐軍控制當地局勢。
薩爾瓦多人也明白自己的生活到底有多麼糟糕,特別是在黑幫的影響下,薩爾瓦多的械鬥和槍擊事件是很多的,這也讓負責維護秩序的澳大拉西亞軍隊的到來受到了薩爾瓦多人的歡迎。
為了獲得更多薩爾瓦多人的支援,澳大拉西亞軍隊的到來伴隨著大量的物資和援助,有效的改善了薩爾瓦多人的生活質量。
這種實質上的利益才是薩爾瓦多人最歡迎的,也是他們沒有排斥澳大拉西亞駐軍的真正原因。
和澳大拉西亞同樣收穫滿滿的還有大英帝國。只不過大英帝國對於中美洲國家的控制就要比澳大拉西亞強大的多了。
雖然只獲得了尼加拉瓜和瓜地馬拉,但如果加上英國之前佔領的宏都拉斯,大半個中美洲地區已經被英國佔領或者控制。
這對於美洲的局勢來說是有至關重要的影響的。英國所控制的中美洲和加拿大,再加上和美國一直不對付的墨西哥,這讓美國在北美洲的局勢就變成了南北皆敵。
美國不只要擔心巴拿馬運河的安危,同樣也要擔心自己在和英國人爆發衝突的前提下,美國南海岸是否會被英國艦隊封鎖。
雖然沒有獲得巴拿馬運河,但英國人對於巴拿馬運河的野心已經人盡皆知。
英國人在中美洲地區增加了海軍的部署,並且加強了大西洋艦隊的實力。
只要美國發生任何危機,英國和澳大拉西亞的艦隊都可以東西夾擊,封鎖美國的東西海岸。
美國的軍隊或許可以應對任何一方的威脅,但如果是來自東西兩方的夾擊,就不是那麼好應付了。
到時候還得看島國對於美國聯盟的重視程度,以及美國人能夠付出的代價。
在醉心於國內發展的時候,時間的進展也變得很快,1924年剩下的一個多月很快就過去了,時間也來到了1925年1月1日。
1924年對於澳大拉西亞來說是發展的一年,也是總體戰略取得良好進展的一年。
無論是之前比較成功的國王杯的舉辦,還是之後順利進行的四年計劃,第一枚火箭的發射,青黴素的銷售成功等等,都代表著國家政府在這一年的貢獻和成績。
用一句話來點評澳大拉西亞在1924年的成績,那就是在國際方面更有地位,綜合實力更進一步。
特別是掌控了菲律賓和薩爾瓦多之後,澳大拉西亞也算是一個真正的列強,有了屬於自己的小弟。
這兩個小弟雖然加起來人口也只有1200萬,但在危機時刻也能為澳大拉西亞提供上百萬兵力,這是比之前的土著軍隊還要靠譜的,也讓阿瑟十分滿意。
雖然之前的土著軍隊也能組織上百萬兵力,但一來對於國家政府的忠誠度不高,二來訓練素質堪憂,土著軍隊的戰鬥力是難以保障的。
由菲律賓人和薩爾瓦多人組成的軍隊雖然戰鬥力沒有澳大拉西亞軍隊強大,但相較於土著軍隊還是要高不少的,就算是炮灰也是優秀的炮灰。
特別是距離二戰爆發還有相當一段時間,菲律賓和薩爾瓦多的人口都能迎來進一步的發展。
到時候說不定光是這兩個國家組建的軍隊就能超過200萬,澳大拉西亞在二戰也能獲得更多的戰果和利益。
當然,在澳大拉西亞發展的時候,其他國家的腳步也沒有停滯。
歐洲國家恢復經濟和工業的速度還是很快的,法國人也終於從一戰的陣痛中緩了過來,經濟和工業開始實現繁榮增長。
截止目前為止,法國已經基本恢復了戰前的工業水平,經濟的增長也處於繁榮狀態,法國人也忘記了戰爭中的傷痛,多了些許歡聲笑語。
這一現狀不止出現在法國,還出現在結束了內戰的俄國。
因為內戰已經結束,俄國的工業也終於迎來了恢復。雖然俄國的工業目前規模還不是太大,但相較於內戰時期已經取得明顯的進步。
尼古拉二世也終於能夠鬆一口氣,相信1924年的俄國政府財政不會像內戰那般緊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