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一段時間,美國國內最大的新聞應該就是哪裡又成立了新的國家。
兩個王國成立的事情都交給政府去做之後,阿瑟也再一次的空閒了下來。
隨著時間進入1929,世界局勢發生了巨大的變動。
目前應該能贏來短暫的穩定,阿瑟也將目光放在了經濟危機中的建設上。
是的,雖然澳大拉西亞在經濟危機中沒有遭受到太大的影響,但經濟危機中的建設卻是不能停的。
只有不斷地開動大規模建設,才能從歐洲和美洲吸引更多的白人移民,填充澳大拉西亞的人口。
當然,隨著人口已經超過3600萬,澳大拉西亞對於人口的需求就沒有那麼劇烈了。
所產生的影響,就是移民部門對於移民的稽核更加嚴苛,移民所需要度過的考察期也從三個月到半年延長到半年到一年。
這也代表著就算表現很好的移民,最快也得等到半年後才能獲得澳大拉西亞的國籍。
在移民稽核或者考察期中沒有透過的,就會被強制遣返,並且三年內不得進行移民申請。
這也是杜絕其他國家大量的向澳大拉西亞派遣情報工作者。
雖然世界局勢看起來和平,但暗處的的間諜特工和情報工作已經鬥得水深火熱。
澳大拉西亞情報部門每年都會抓獲和稽核至少上百名情報工作者,他們最好的下場就是被遣返並且永久禁止進入澳大拉西亞了。
至於那些在情報工作中被發現的,基本都會被情報機構就地處決。
這也是各國所默許的,情報人員被發現後就只能任由別人處置。
在不能光明正大的承認派遣情報工作者的前提下,犧牲情報人員的利益,來保護國家的聲望,這是最好的結局。
戰爭結束了,阿瑟之前決定的幾個建設也終於可以開始進行。
其實從經濟危機開始,澳大拉西亞就開動了幾個比較大型的建設專案,並且取得了很好的進展。
而目前阿瑟所說的大建設,自然是比之前還要龐大的專案。
第一個被定下來的專案就是關於修建艾爾湖連通海洋的運河計劃。
說實在的,這個運河計劃哪怕是阿瑟都要下很久的決心才能啟動,而且阿瑟也不清楚艾爾湖運河計劃最終能否獲得圓滿的成功。
因為哪怕到了後世,像艾爾湖運河這樣連線內陸湖和海洋的大運河也沒有先例,沒有人知道這樣的運河能否獲得成功。
畢竟運河更多的作用是節省路途所需的時間,還有就是航運和海運等等。
但艾爾湖運河的作用更多的是讓艾爾湖充斥湖水,灌溉並且溼潤整個大自流盆地。
如此做的好處,有極大機率會啟用大自流盆地,讓澳大拉西亞獲得一個面積上百萬平方公里的龐大綠色盆地。
只要運河計劃能夠成功,澳大利亞地區整個東部都會變成適宜居住的地區,光是澳大利亞的人口容納限度都會提升到2到3億人。
當然,如此龐大的大運河計劃,在專案啟動之前肯定是要經過長時間的調查的。
早在經濟危機爆發之前,內閣政府就考慮過艾爾湖運河的修建計劃。
但如此龐大的工程必須得阿瑟主動點頭才能動工,因為誰也無法承擔專案失敗後的後果。
阿瑟經過了慎重的考慮,還是決定啟動艾爾湖運河的修建工程。
憑藉著阿瑟高額的聲望,哪怕將來運河修建後沒有太大的成果,也不會導致民眾的不滿。
要是讓政府來推動的話,結果好也就罷了,要是沒什麼作用,恐怕民眾們會以勞民傷財的藉口,直接要求議會罷免政府。
讓阿瑟決心推動艾爾湖運河計劃的原因,除了艾爾湖運河很有可能啟用整個大自流盆地之外,還有就是艾爾湖比較獨特的性質了。
從地形圖上就能看出,艾爾湖運河絕對是澳大利亞地區中部平原的心臟,也是整個大自流盆地十分重要的水資源來源。
這個被稱作死亡的心臟的內陸湖,其實並沒有完全死去。
根據對於艾爾湖的記載,平均每100年,艾爾湖的湖水會充沛3到4次。
也正是這每20多年才能遇到一次的艾爾湖水,讓艾爾湖周邊的環境不至於太過糟糕。
特別是100年前的現在,大自流盆地還沒有完全流乾水分,艾爾湖的周邊也沒有完全荒漠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