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當加強英國的實力也是有好處的,至少一個英國就會讓德國人煩躁不堪。
隨著一艘艘美國軍艦停靠在洛杉磯海岸,諸多媒體瘋狂報道美國太平洋艦隊被俘虜的訊息。
這也幾乎成了壓垮美國人的最後一根稻草,讓美國人的抵抗再度減弱了幾分。
對美國政府來說,這同樣是一個天大的壞訊息。太平洋艦隊被俘虜之後,美國僅剩的大西洋艦隊完全不是聯合軍隊的對手。
目前美國唯一的希望就是瘋狂爆陸軍,用陸軍來阻擋聯合軍隊的進攻,將這場戰爭這灘水完全攪混。
相較於美國人政策上的變化,聯合軍隊這邊也有行動,而且還是殺人誅心的那種。
瞭解到美國人想要負於頑抗,聯合軍隊自然不想給美國這個機會。
畢竟戰爭就會有傷亡,戰爭同樣也代表著大量的軍費消耗,這是聯合軍隊不願意看到的。
雖然聯合軍隊看起來只有80萬陸軍,但各國的海軍幾乎全軍出動,每天所消耗的軍費都是一個天文數字,長久以往肯定撐不住。
既然短時間內解決不了美國政府,那麼聯合軍隊就迅速將目光放在了其他能夠快速解決的目標身上,也就是美國的各州政府。
常言道,堅固的堡壘往往是從內部先被攻破的,這句話其實不無道理。
目前的美國就彷彿這座堅固的堡壘,不是不能攻克,但要攻克付出的代價很大。
如果美國各州和美國政府站在同一條戰線,想要短時間內結束這場戰爭就幾乎不可能。
目前根據聯合軍隊收到的訊息,美國東部各州已經在瘋狂擴軍了。
目前美國國民警衛隊的數量已經遠遠超過了美國陸軍數量,兩者加起來的規模已經超過了百萬,這對想要迅速攻佔整個美國的聯合軍隊來說是個巨大的威脅。
想要快速解決美國,就必須想辦法對美國進行拆分,將完整的美國變成美國各州,然後一個一個進行攻佔。
說到這,仍然不得不提到美國曾經的殖民地歷史。
眾所周知,殖民地最開始就是歐洲各國的殖民者所建立的據點,最終慢慢演變為城市,再從城市發展為龐大的殖民地,最後獨立成一個國家。
而這些殖民者建立的據點也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相同國家和民族的據點是比較靠近的,多國家,多民族據點混居的情況幾乎很少。
這造就了美國的最大特點,那就是各州各地區的民族分佈不同,歐洲移民也以這樣的獨特方式分散到了整個美國。
這對於目前的聯合軍隊來說是個好訊息,因為他們可以透過各州民族比例的特點,讓相應的國家去和美國各州進行談判。
談判的各州是戰火沒有波及到的美國各州,目的也正是讓這些州在這場戰爭中保持中立,而不是支援美國。
英國在這次談判中發揮了巨大的影響力。東部各州有著大量的英國裔移民,這些英國裔移民也出了很大一部分力。
畢竟對於大部分移民來說,他們並不願意看到自己的國家和自己曾經的家鄉作戰,更何況還是這種和全世界作戰的局面。
也正因為這股民意,讓美國部分州政府逐漸開始退縮,對美國政府的支援意願也沒有那麼強烈。
畢竟直接反對美國政府和只是保持中立完全是兩回事。理論上各州也擁有保持中立的權利,畢竟美國在這次事件中的輿論確實落於下風。
不管怎麼樣,一個國家與全世界為敵,那麼終究是這個國家錯了。
除非能以絕對的武力擊敗所有國家,要不然,輿論方面的劣勢是怎麼也扭轉不了的。
對美國政府來說最尷尬的是,美國各州的中立是完全能夠做到的。
因為聯邦的特殊體系,美國各州內部完全是獨立執行的,只是表面上聽從於聯邦政府罷了。
在戰爭中保持中立對各州來說沒有太大的影響,反而還能讓他們免受戰爭的困擾,這也是接下來各州紛紛表達中立意願的真正原因。
而失去了這些州支援的美國,就彷彿失去了動力的飛機一般,在天空中急速下墜一段時間之後,終究也只能墜毀在某個時間。
3000字第一更,求月票,求支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