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滅了太平洋艦隊讓阿瑟終於鬆了一口氣,也終於有時間來規劃澳大拉西亞未來在美國的統治了。
1928年9月11日,點燃整個美國輿論的新聞誕生了。
加利福尼亞州州長卡爾霍恩正式宣佈加利福尼亞州獨立,並且建立加利福尼亞臨時政府,對整個加利福尼亞進行軍事管控,並決定透過接下來的加利福尼亞全民公投決定新的國家的政體和政府。
哪怕是現在的加利福尼亞,仍然是美國人口第六大州,擁有大約510萬的常住人口。
而加利福尼亞宣佈獨立的訊息,對美國和美國政府來說都是重磅一擊。
哪怕明眼人都知道加利福尼亞所說的軍事管控就是澳大拉西亞的軍事管控,甚至說加利福尼亞都是澳大拉西亞扶持獨立的。
但問題是,目前的加利福尼亞確實獨立了,這是美國政府根本都無法阻止的事實。
加州獨立彷彿拉開了美國分裂的序幕一般,也讓各州州長和政府獨立的心如同燎原野火一般。
9月14日,剛剛攻佔奧斯汀的法國人就迫不及待的指示德克薩斯州獨立,恢復孤星共和國的國號,建立總統制共和國家。
法國人控制的地區就沒有政體方面的擔憂了。法國人只需要一股腦的讓德克薩斯州建立共和國,並且掌控新的共和國的經濟和軍事,就已經完成了對這個國家的統治。
但澳大拉西亞不行。美國畢竟是一個共和國家,想要讓加利福尼亞順利地轉變成君主制國家並不是那麼容易的,還需要進行相關的操作以及輿論方面的宣傳。
如何讓加利福尼亞人順從他們將來君主的統治是個問題,這也相當考驗幾個小傢伙的統治能力。
有一個比較棘手的問題。威廉作為王位繼承人肯定是不能動的,前往美國成為國王的人選也就剩下彼得和喬治了。
但無論是彼得還是喬治年齡都太小,彼得目前才13歲,喬治更是剛滿9歲。
雖然加利福尼亞的公投可以拖一段時間,勉強可以拖到彼得年滿15歲。
但這樣的年齡終究還是太小,這也代表著他們勢必要經歷一段時間和政府的明爭暗奪,才能順利地掌控國家的權力。
當然,這是在彼得和喬治能力優秀的情況下才能發生的。如果他們只是比較平庸的君主,那麼最好的結果當然是放權給政府,自己做一個立憲制君主,安心的當國家的象徵就行了。
反正有著澳大拉西亞的幫助,他們的王位安全不需要擔憂,自己置辦些家產做個富家翁也挺好的。
澳大拉西亞的行動還在繼續。
對於阿拉斯加和夏威夷兩個註定要掌控在自己手中的地區,自然是不可能允許他們公投進行獨立的。
不過公投也不止獨立這一種結果,同樣也可以公投加入某一個國家,就如同曾經的孤星共和國一樣。
9月21日,阿拉斯加州和夏威夷州同時宣佈公投,他們將面臨三個結果,要麼獨立,要麼加入澳大拉西亞,要麼繼續留在美利堅聯邦。
相較於之前加利福尼亞州和德克薩斯州宣佈公投獨立,阿拉斯加州和夏威夷州所引起的反應就很小了。
畢竟只是兩個人口只有幾十萬的州,並且還都是美國的海外領土,對美國本土的影響沒有那麼大。
當然,也正因為這兩個州只有幾十萬人口的原因,公投的結果操縱起來還是很簡單的。
丟擲一些沒有投票權利的人,真正的票數可能只有一二十萬票。
只需要進行輿論和資金雙管齊下的計劃,同時在暗中修改一丁點票數,就能夠做到讓公投結果變成加入澳大拉西亞。
事實上也確實如此。
這種規模的公投速度還是很快的,再加上澳大拉西亞方面的行動,公投很快就進入了清算階段。
票數的清點需要一段時間,再加上太早的公佈結果反而會讓結果變的不可信。
因此,兩個州公投結果的宣佈時間統一定在12月,那時候也是決定兩個州命運的時間。
因為諸多的州接連宣佈公投獨立,接下來包括華盛頓州、俄勒岡州、愛達荷州、路易斯安那州和密歇根州宣佈公投獨立的訊息就變得理所當然了。
不過這些宣佈公投獨立的所有州中,對美國造成重大影響的只有幾個,分別是加利福尼亞州、德克薩斯州和密歇根州。
這三個州的人口統一都在500萬左右,最少的密歇根州也有超過450萬的人口。
這也代表著三個州加起來的人口超過1500萬,佔據美國總人口超過八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