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代表著澳大拉西亞軍事科技的最頂尖技術,是澳大拉西亞維護國家利益的重要保障。
T14坦克阿瑟暫時不打算公開,畢竟這項坦克技術領先了英國坦克至少十年的水平。
最多在第三代坦克即將誕生之時,對外公開第一代坦克的技術,來換取足夠的資金。
這樣的手段無論是現在還是將來,都被許多國家使用著。理論上來說,除非到了最關鍵的時刻,否則沒有國家會曝光自己的最新技術。
正所謂你以為的底牌只是我的常規武器,我的常規武器就是你的底牌。
無論如何,必須保證軍事科技足以領先絕大多數甚至全部國家,才能夠肆無忌憚的實現自己的計劃。
對於阿瑟來說還有一個好訊息,就是除了軍事飛機之外,民用飛機也就是載客飛機的研究也有了相當的進展。
自上一代載客飛機SF1,也就是被研究人員笑稱為大肚子一號的飛機研發成功已經過去了六年的時間。
經過發動機研究室,原航空實驗室等多個工廠的共同努力,大肚子二號,就是正式代號為SF2的載客飛機正式研發成功,並且已經經過了初步的測試。
阿瑟收到這個訊息的時候,都立即趕往了現在的皇家飛機建造工廠檢視。
相較於不太穩定的飛艇來說,飛機毫無疑問是出行的更優選擇。不僅能夠節省比飛艇更多的時間,安全性方面也比飛艇要高。
SF2載客飛機的最大承載重量為3.7噸,除了能夠搭載包括駕駛員在內的12個乘員之外,還能夠運送超過500千克的行李。
在發動機升級之後,SF2的平均飛行速度已經能夠達到190千米每小時,最大飛行速度更是能突破215千米。
這樣的速度幾乎是改進後的火車的速度的兩倍,是改進前火車速度的三倍以上。
再加上對於油箱進行了升級,搭載了更大油箱的SF2最大航程已經突破了1700公里,能夠極大程度的方便人們的日常出行。
如果乘坐火車,從澳大利亞最西部到最東部,至少需要2到3天的時間。
但如果改為乘坐飛機的話,最快只需要一天多一點的時間就能夠到達。
如果多配備幾個副油箱,還可以將最大航行距離擴大到2000公里以上,節省路途中的加油時間。
當然,目前的飛機和飛艇一樣,就只是有錢人的出行方式。
因為每架飛機只有12個座位,排除一個飛行員之後,最大可搭載的乘客數量也只有11個人。
這導致目前的載客飛機更多的是為各國政府和高層服務,基本不可能在短時間內普及到中低層人群。
哪怕是在後世,仍然還有大量的人口坐不起飛機,更不要說100多年前的現在了。
根據飛機制造廠的預計,這樣的一艘SF2載客飛機,航行一趟的花費至少高達兩千英鎊。
這也代表著,哪怕只是分攤成本,11個乘客每人也要分擔將近200英鎊,400澳元。
這是澳大拉西亞人均年收入的7到8倍,中低層收入人群不可能花費將近十年的薪水去體驗一趟飛機。
雖然看起來飛機的花費要比飛艇低,但實際上卻恰恰相反。
目前飛艇環遊世界的票價已經降低到600英鎊左右,但如果使用飛機環遊世界的話,至少需要五萬英鎊的成本,平攤到每個座位上則高達4700英鎊以上。
放眼整個世界,能夠豪擲將近5000英鎊環遊世界的,絕對都是所在國家的最高層。
飛機想要實現真正的平民化,或許要等到二戰結束以後才有希望。
這並不妨礙阿瑟計劃在澳大拉西亞各地修建機場,一來能夠方便自己前往澳大拉西亞各地進行視察,二來能夠方便國內和國外的交流。
對於阿瑟來說,王室的專機和自己的專機是必不可少的,甚至阿瑟已經有計劃,在悉尼宮附近修建專屬的王室私用機場,方便王室的日常出行了。
最明顯的一點就是,悉尼和靈頓的線距離只有2200多公里,在裝備兩個副油箱的前提下,SF2載客飛機已經能夠一趟抵達,實現澳大利亞地區和紐西蘭地區十二小時互達。
作為澳大拉西亞最重要也是最核心的兩個地區,有著兩千多公里的距離讓兩個地區的交流變得緩慢。
有了第二代載客飛機的技術之後,對於兩個地區高層之間的交流是有幫助的,能讓澳大利亞地區和紐西蘭地區的聯絡變得更加緊密。
如果將來能等到速度更快更方便的第三代載客飛機,恐怕紐西蘭人十小時前往澳大利亞將不再是夢。
而在這之前,因為跨越海洋的原因,兩個地區之間的交流只能選擇輪船或者飛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