殖民地體系崩潰的時候,這些殖民地的原住民也就自然的獲得了殖民地的主權,這是阿瑟根本不會允許的。
因此,儘早的將土著驅逐出澳大拉西亞的國土,讓他們在國外混居很長時間,能儘可能減少這些土著對於殖民地的影響。
等到二三十年後,這些土著又怎麼說的清他們是新幾內亞的原住民呢?
二月底,菲律賓終於撐不住了,再次請求澳大拉西亞的支援。
當然,這裡的撐不住並不是軍隊的撐不住,而是武器和彈藥的撐不住。
菲律賓沒有太多軍工行業,也自然不可能製造配套澳大拉西亞武器的子彈。
他們能夠使用這批武器的唯一方式,就是從澳大拉西亞購買大量的武器彈藥。
雖然澳大拉西亞接連兩批援助給菲律賓的武器彈藥並不少,但戰爭的消耗是無可估量的,更何況是菲律賓這樣訓練不佳的作戰軍隊。
這次阿瑟並不是無償援助了,而是要求菲律賓提供同等價值的資源,或者直接提供人力。
澳大拉西亞國內開啟了鐵路的建設,將來還有各種各樣的大工程,菲律賓提供的人力能夠更好的補充澳大拉西亞的人力資源空缺。
同時,這些菲律賓人對澳大拉西亞也不會產生影響。相較於土著來說,菲律賓人完成自己的任務後就會被遣返,相當於一批臨時僱傭工。
長時間的作戰不利讓美國人動了真格,再加上已經到了美國政府的換屆期,讓威爾遜總統十分頭疼。
為了保住自己的面子,威爾遜總統已經簽署了關於增兵的條例,接下來在菲律賓戰場,還有更大的戰役要展開。
阿瑟自然也不會坐視菲律賓被美國人擊敗,在援助武器裝備的時候,還是相當大方的。
菲律賓方面,曼努埃爾同意付出十萬人的人力,再加上菲律賓國內礦產資源的優先開採權,換取高達20萬支步槍,5000萬發子彈,200門各口徑火炮,150挺重機槍,10萬發炮彈,300萬發機槍子彈和眾多其他武器裝備。
在攻堅戰中表現良好的手榴彈也被菲律賓採購了上百萬枚,這批武器裝備足夠菲律賓將自己的軍隊再擴充一倍了。
不管美國人是否動真格,有了這批武器裝備武裝的菲律賓軍隊,勢必能讓美國人喝上一壺的。
最好能讓菲律賓獨立戰爭變得更大規模,更加焦灼,這樣才能拖延美國人更多的注意力。
如果美國人能夠深陷菲律賓的泥潭,那對於英國和澳大拉西亞來說都是一個好訊息。
因為美國的換屆期,菲律賓獨立戰爭勢必會成為總統候選人競選總統的議題。
承諾儘早結束菲律賓獨立戰爭的,或許會獲得美國民眾的支援。
但問題是,菲律賓獨立戰爭真的那麼好解決嗎?目前的跡象已經表明了菲律賓背後站著其他列強,而且大機率是英國和澳大拉西亞中的一個。
在這樣的情況下,美國想要快速的解決菲律賓戰爭,除非能夠獲得其他列強的支援。
但問題是,目前美國的名聲可不太好,就連自己的盟友島國都不一定堅定的支援自己。
而且美國加島國的國際地位,肯定比不上英國加澳大拉西亞的國際地位。
畢竟英國和澳大拉西亞背靠整個世界聯盟,團結了數十個中小國家,這是遊離在世界聯盟之外的美國根本無法企及的。
想到這兒,威爾遜總統對於國會的那些廢物們也就更加憎恨了。
如果不是國會強硬的阻攔了美國,美國早就先英國一步建立了國際聯盟,又怎麼會遊離在這個世界最大的聯盟之外呢?
要知道,像世界聯盟這樣的組織,對於國際地位和影響力的提升是巨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