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人口導致鐵路里程的需求並沒有其他列強國家那麼多,但人口總是會增長的,總不能一直維持在2000多萬吧。
而且,澳大拉西亞廣袤的領土天然性的對鐵路的需求就會更多,建設鐵路也完全不吃虧,對一個國家的發展來說很是重要。
而且,20年湊整到十萬公里,平均每年建設的鐵路也只有2850公里,對於目前的鐵路建設需求來說是有希望實現的。
畢竟急需要修建鐵路的北澳大利亞州和首都特區,有大部分的土地都是平原,建設起來不僅節省人力物力,同樣也會節省時間。
在各項機械裝置已經足夠發達的現在,一年建設2850公里的鐵路,雖然具備挑戰性,但努努力還是能夠做到的。
再者,就算一年建設2850公里的鐵路並不現實,無非也就是晚上幾年的功夫。
但馬丁部長對於鐵路建設的這種進取,這是目前部分內閣成員並不具備的。
在國家發展方面,雖然也很需要一些保守性的官員,但進取性的官員同樣也很重要。
不得不承認,部分官員對於國家的發展來說還是太過保守了。國家的建設需要在保守和進取之間均衡,這也是政壇需要不斷的注入新鮮血液的原因。
目前來看,兩年半前才首次進入內閣的馬丁部長,毫無疑問就是那個頗具進取性的官員。
只要剩下的這一年半的任期,馬丁部長在交通運輸部門能夠做出一點政績,阿瑟不介意讓他再連任一屆,看看馬丁部長到底是紙上談兵,還是真的有想法和能力。
對於部分官員趨於保守,這其實也是任何國家和政府不能避免的。
特別是現在的澳大拉西亞,只要任期內不出現問題,勤勤懇懇地度過自己的任期,就有希望獲得爵位,這是任何官員都不能拒絕的。
正所謂不做就不會錯,如果因為一些比較偏激的想法導致自己出現工作上的失誤,不僅會喪失有希望獲得的爵位,甚至還有可能成為澳大拉西亞的罪人,這是這些官員所懼怕的,也是他們變得保守的原因。
要知道,澳大拉西亞的歷史上還沒有過在工作上出現大失誤的官員,這也代表著如果他們出現失誤,他們很有可能是第一個,被載入史冊的那個。
這種長久的罵名是這些官員不可能去揹負的,正所謂站的越高,就越愛惜自己的羽毛,這也是政壇保守派增多的真正原因。
如何有效的應對這樣的情況呢?增加政壇的活力,不間斷的注入新鮮血液就是最好的辦法。
這也是為什麼澳大拉西亞的內閣首相只能連任兩屆,內閣成員只能連任三屆的原因。
哪怕是功勳赫赫的肯特首相,在經歷完這一輪任期之後,也要卸下首相職位,去追求其他的內閣職位,或者暫時休息一段時間。
縱使阿瑟再相信肯特部長,也不是讓他破格連任第三屆的理由。
畢竟既不是戰爭時期,也沒有經歷巨大的危機,破格連任沒有任何理由,同樣也得不償失。
肯特部長從1911年擔任首相開始,到現在也有將近11年的時間了。算上剩下一年半的任期,擔任首相的時間長達12年,經歷了澳大拉西亞的主要發展時期。
在這樣的情況下,其實以不同的身份經歷澳大拉西亞的發展,反而能有更多的收穫。
正所謂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有時候作為一個旁觀者的角色,反而能夠看到政府發展中的不足。
再者,澳大拉西亞的政壇也不能一直由一個人主宰,很容易滋生派系和勢力。
雖然目前是可控的,但並不能防止以後的君主會面臨這種情況。
阿瑟還得為接下來的君主考慮,在澳大拉西亞培養一個高威望的功勳並不符合君主利益,哪怕是阿瑟十分相信的親信。
雖然這樣的道理有些太過現實,但任何一個國家的君主制都是這樣。
君主制國家的官員始終要為君主服務的,如果出現一個威望比肩君主的官員,那麼其他的官員該聽誰的呢?
現在的阿瑟完全能夠壓得住,但接下來的君主呢?一個國家的發展始終避免不了這樣的問題,最好的方法,就是儘可能避免高威望官員的產生。
3200字第二更,求月票,求支援!
今天日萬,已更6200/10000,求月票,求支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