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時間進入1921年的12月,阿瑟也意識到了那場經濟危機已經不遠。
相較於對外的領土擴張和勢力擴張,目前最重要的是穩定澳大拉西亞的秩序,確保澳大拉西亞能夠安然無恙的度過這次經濟危機。
要知道,這場經濟危機帶來的嚴重後果絲毫不亞於一場超級大戰,對於各國經濟的摧毀甚至遠遠超過世界大戰。
如果阿瑟記得沒錯的話,這場載入史冊的世界經濟大危機,讓全世界範圍內的經濟和工業都倒退了數十年,恢復到了20世紀初的水平。
危機時期,資本主義世界工業生產下降37.2%,其中美國下降40.6%,法國下降28.4%,英國下降16%,日本下降8.4%。
這對於全世界範圍內的列強來說都是一個巨大的危機,但對於澳大拉西亞來說,也是一個經濟反超歐洲國家的契機。
美國在這次經濟危機中受影響是最為嚴重的,破產了14萬家企業和1萬家的銀行。
這是一個怎麼誇張的數字?澳大拉西亞目前經過註冊的企業總數只有不到1萬家,銀行數量更是不足100家,足以見到美國和澳大拉西亞之間嚴重的差距。
只要澳大拉西亞能夠抓住這次時機,不說超過美國,打造美國之下的第二經濟強國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到那時,澳大拉西亞將成為不弱於英美的世界第三極,才能真正的成為主宰世界的棋手,而不是被棋手主宰的棋子。
如何安穩的度過經濟危機呢?
首先,經濟危機所面臨的是相當嚴重的失業人口。
這時候就需要制定相關的刺激性經濟政策,確保這些失業人口都有一定的經濟收入,來保障這些失業人口背後的更多的家庭的收入來源和生活物資。
其次,儘早做到防範對金融機構和金融市場的保護做到完善。只有金融機構和市場的損失不是太過嚴重,還能在經濟危機到來之時和之後,更快的復工生產,恢復經濟。
除此之外,加大對於中小企業的援助,確保這些根基更弱的中小企業能夠撐過經濟危機,避免經濟危機對於澳大拉西亞中下層的企業造成太過嚴重的危害。
這些方案阿瑟在信中已經構思了很多遍,這還要求政府應對之前發生的各種經濟危機,做出一個足以應對的預案。
只要做足準備,哪怕經濟危機真的來臨並且席捲澳大拉西亞,阿瑟和政府也能從容面對,不至於手忙腳亂。
決定腳踏實地的開始種田,安穩發育一段時間之後,那就將目光放在了國家發展最根本的教育和醫療方面。
首先是教育,澳大拉西亞正在探索更高層次的義務教育,確保更多的民眾可以享受到高等教育帶來的地位提升。
在之前澳大拉西亞的政策中,所有適齡公民都需要接受從小學到初中的教育,這也是將人均學歷提升到初中的重要手段。
但初中的學歷很明顯不能滿足國家發展的需要,只有誕生更多的大學生和高中生,國家才有足夠的人才儲備。
不過,想要實現全民高中教育,付出的代價和時間成本是不可估量的。
因此目前的高中義務教育還在探索階段,阿瑟選擇了比較折中的方案,那就是大力發展職業教育。
經過這將近22年的發展,澳大拉西亞在教育方面還是有著一定的成果的。
首先是國際知名的大學,澳大拉西亞一共擁有9所。除了著名的大學之外,還有各州政府和市政府成立的普通大學共計17所。
這也代表著澳大拉西亞的大學總數已經來到了26所,每年可以為國家培養超過1.3萬名大學生。
根據1921年財政方面的匯總資料來看,政府全年在教育方面的投入高達3193萬澳元,佔據全年財政總支出的16%。
阿瑟的進一步計劃中,提升大學的數量,以及增加大學的規模仍然是重要的話題。
目前根據各行業的情況來看,澳大拉西亞出品的大學生在能力方面毋庸置疑,甚至有不少畢業數年的大學生,經進入各個行業的高層,成為澳大拉西亞各行業的中流砥柱。
特別是少數具有不錯天賦的科研人才,已經加入各自所在大學的研究室,甚至獲得了加入皇家科學院的機會。
要知道,澳大拉西亞皇家科學院目前的科學家人數只有不到一千人,準確的來說人數只有772人。
這772人全部都是澳大拉西亞知名甚至世界知名的頂級專家,放在任何一個國家,都值得政府大力拉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