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澳洲崛起錄> 第五百六十章:最終的海軍比例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五百六十章:最終的海軍比例 (2 / 2)

這也讓美國和島國措手不及,在陷入劣勢的情況下,最終不得不進行更進一步的妥協。

最終,耗費一個多月的時間,對於五國海軍規模的比例終於有了一個初步的框架。

英國還是獲得了對美國的微量優勢,主力艦的噸位限制在60萬噸。

美國緊隨其後,主力艦噸位被限制在55萬噸。

接下來是法國和澳大拉西亞,各自擁有35萬噸的主力軍艦噸位。

最少的就是野心勃勃的島國,主力軍艦噸位被限制在了30萬噸,不過和法國以及澳大拉西亞的差距也並不是太過龐大。

這也是互相妥協的結果,雖然英國對美國,澳大拉西亞和法國對島國都保持了優勢,但優勢都被限制在五萬噸,也就是一艘主力戰艦的噸位。

只相差一艘主力戰艦的話,海軍的實力差距也沒有那麼懸殊,還是有搏一搏單車變摩托的希望的。

這五個比較重要的國家的海軍比例確定之後,接下來也只剩下義大利的海軍劃分了。

義大利政府漫天要價,直接開出了35萬噸的要求,自然被五個國家聯合拒絕。

開玩笑,這樣的海軍噸位可是五個最強大的國家耗費了一個多月時間才得出的妥協結果,自然不可能是義大利這樣的國家就能夠撼動的。

在一番討價還價之後,義大利人的海軍噸位被限制在了17.5萬噸,直接將義大利人的要求砍半,體現了五個國家聯合起來的霸氣。

加上義大利的海軍噸位,這六個國家的海軍噸位已經決定了世界各國的海軍噸位。

因為其他的國家再也沒有在海軍方面能對這幾個國家產生威脅的,德國和奧匈帝國被限制了海軍發展,俄國忙於內戰沒有時間發展海軍,自然也不需要進行相應的限制。

不過,這不代表海軍限制條約就已經正式達成了。

除了對主力軍艦的限制之外,各種輔助軍艦,包括潛艇在內,都成了接下來討論的重點話題。

因為一戰的影響,英國人很忌憚其他國家的潛艇。

這可不是開玩笑的,一戰期間,神出鬼沒的德國潛艇讓英國的軍艦和商船都吃夠了苦頭,這也成了英國海軍刻骨銘心的記憶。

但很明顯,其他國家對於潛艇的發展都有著不同意見。

潛艇能對一些軍艦造成巨大的威脅,也是海軍比較弱小的國家對海軍強國的唯一反抗手段。

如果禁止了潛艇,這也就相當於破滅了海軍弱國對海軍強國的反抗希望,這是很多國家並不願意見到的。

特別是島國,本來海軍規模就是各國中最低的,自然不同意英國徹底禁止海軍潛艇發展的提議。

也讓本應該快速達成的海軍限制條約進入了停滯期,關於中小軍艦和潛艇的商議,沒有幾個月的功夫是不可能完成的。

這對澳大拉西亞來說反而是一件好事。因為三艘R108戰列艦的建造已經進入尾聲,預計在半年內就會先後完工,並且正式的進行下水測試。

只要能夠再拖上半年的時間,澳大拉西亞的三艘戰列艦就可以趕在海軍限制條約簽訂前完工,也不算違背這份海軍限制條約。

為了給造船廠拖足夠的時間,澳大拉西亞的外交代表獲得了來自阿瑟的指示,加入關於中小軍艦和潛艇的爭論中,並且儘可能將水攪混,讓各國爭吵更長的時間。

好訊息是,關於單艘主力軍艦的最高標準排水量,以及航空母艦的總噸位限額都需要進行商議,這也會讓海軍限制條約的達成時間再次延後,總體上來說不僅滿足阿瑟的要求,甚至有可能超出預期。

不過,還是有一項附屬條約被很快確定。

這項附屬條約和各國的海軍規模無關,只關乎到各國在太平洋所佔領的島嶼上的要塞。

據規定,除了各國的法理領土之外,其他的太平洋島嶼不允許修建新的海軍基地和要塞,降低各國在太平洋地區之間的衝突和矛盾。

對澳大拉西亞來說是個好訊息,因為澳大拉西亞的軍區劃分早已經完成,海軍基地早都建設完了,這份附屬條約沒有任何影響。

3200字第二更,求月票,求支援!

今天繼續日萬,已更6200/10000,求月票,求支援!

&nbsp本章完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