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澳洲崛起錄> 第四百五十五章:昏天黑地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四百五十五章:昏天黑地 (1 / 3)

從俄國加入反攻開始,幾乎所有人都有了一個共識,那就是德國人的結局只有失敗。

實際上除了德國之外的所有國家都這麼覺得,就連不少德國平民都覺得自己的國家離敗亡不遠了。

但唯一不認同這點的是德國政府,或者說是控制德國政府的興登堡和容克貴族。

在興登堡的策劃下,一場浩大的臨死反撲即將開展,也決定德國到底是勝利還是失敗,至少興登堡是這麼覺得的。

為了贏得這場戰爭,德國人可謂是無所不用其極。幾乎所有的民用工廠都為軍用工廠讓步,政府號召所有的民眾走向軍工廠,被前線的軍隊生產需要的物資。

如此一來,讓德國軍工廠的生產速度擴大了數倍不止,從每月生產數千萬發子彈,已經暴增至每月生產接近兩億發子彈。

雖然這麼做確實基本滿足了前線軍隊的消耗,但對於德國來說也有一個問題,那就是國內的經濟已經被戰爭摧毀,德國的發展因為這場戰爭已經亂了套了。

哪怕就此無條件和平,德國想要恢復戰前的局勢和經濟,也至少需要十年以上的時間才能做到。

這樣的現狀也讓德國軍政府更加瘋狂,他們堅定了德國不能失敗的事實,轉而將希望寄託到決一死戰,用一場奇蹟般的勝利來挽救德國。

對德國來說有一個最大的壞訊息,那就是無論東線還是西線,協約國都對德國保持著絕對的人數優勢。

德國軍隊充分領教了人海戰術的威力,哪怕德國的戰損比高達1比3,甚至在部分地區的戰損比高達1比6,協約國仍然笑開了花。

畢竟目前德國消耗的是英法的殖民地人口,以及根本不缺人口的俄國。

但德國人消耗的可是自己的本土人口,每一個德國人的死亡對於德國來說都是一種削弱。

全面大反攻開始的第一個月,也就是1917年8月,協約國和德國的對戰創造了一個新的記錄,那就是單月傷亡數字的人數超過200萬,平均每天因為這場戰爭受傷或死亡的人數超過8萬人(8月6日開戰,實際只有25天)。

雖然這200萬人中只有超過50萬人是德國人的傷亡數字,但毫無疑問,德國政府已經開始懼怕這樣的龐大消耗。

僅僅一個月的時間就讓德國損失了十分之一的兵力,剩下的四百多萬軍隊又能夠堅持多久呢?

對於德國政府來說還有一個壞訊息,支援奧匈帝國以及和奧匈帝國互換的軍隊加起來超過三十個師,這可是超過50萬的作戰軍隊。

奧匈帝國投降之前和德國沒有任何的聯絡,也讓這支德國軍隊在奧匈帝國投降後的處境十分危險。

慶幸奧匈帝國沒有直接加入協約國,不然這50多萬軍隊能不能保住都是個問題。

要知道,前這支德國軍隊處在義大利控制的範圍內,再往北才是奧匈帝國控制的奧地利領土。

想要讓這支德國軍隊接連穿過義大利和奧匈帝國的領土返回德國,這可不是一個簡單的問題。

協約國很明顯也知道這支德國軍隊的存在,義大利軍隊對於這支德國軍隊頻繁騷擾,還有少量巴爾幹軍隊和美國軍隊的協助,這支德國軍隊被拖在了義大利境內,根本沒有辦法回援國內。

如果德國政府拿不出任何的援軍支援這支軍隊,那麼這支德國軍隊被圍殲的可能性很大。

但沒辦法,目前德國幾乎所有部隊都部署在了東西前線,興登堡和德國總參謀部手中掌握的預備部隊只有不到30萬。

30萬的軍隊去解救50萬的軍隊,這想想就有點異想天開。

如果30萬軍隊就能解救這支德國集團軍的現狀,這支德國集團軍早就返回德國本土了。

不只是陸地上的困境,德國海軍龜縮在港口內根本不敢外出,因為北海和波羅的海之外,大量的協約國艦隊在聯合巡邏。

德國之前經常使用的潛艇戰術也基本不再動用,因為美國的加入,協約國有了足夠的軍艦來保護商船。

雖然偶爾還是有一兩條商船被德國潛艇襲擊,這樣的攻擊對於目前的協約國來說已經是撓癢癢,反而還會加劇協約國對德國的仇恨,變相增加將來戰敗後德國需要賠款的資金。

除此之外,每隔一段時間還有不少協約國轟炸機對於德國城市進行轟,或者投下一些勸降的傳單。

德國前線的軍隊,後方的城市和工廠,都在這些轟炸機和飛機的襲擊目標中。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