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5年12月10日,目前已經是進攻巴達維亞的第二天。
雖然土著的潰散導致巴達維亞的第一道陣地很快失守,但這些數量眾多的土著,也確實延緩了澳大拉西亞軍隊進攻巴達維亞第二道防線的時間。
目前荷蘭軍隊和澳大拉西亞軍隊的數量比已經變成了1:2,荷蘭人的數量優勢不僅頃刻間蕩然無存,甚至人數已經十分劣勢。
目前第二道防線駐守的只有一個荷蘭師和少部分預備部隊,這些軍隊加起來的人數也不會超過兩萬人。
而澳大拉西亞擁有滿編的第一師和一個傷亡人數不多的殖民地師,可戰鬥計程車兵數量仍然高達3.2萬以上。
雖然荷蘭軍隊相比土著軍隊更加精銳一些,但也精銳的相當有限,戰鬥力完全比不上經過長時間訓練和裝備更加豪華的第一師。
雖然在人數方面保持著絕對優勢,但西爾維奧師長還是秉持著火力為王的絕對原則,動用了大量的飛機和火炮進行火力壓制,在進行了大轟炸之後,才會派遣軍隊發動進攻。
荷蘭軍隊被澳大拉西亞時而轟炸時而衝鋒的戰略搞得焦頭爛額,但卻又無可奈何。
一旦軍隊在陣地中露頭,敵人在空中盤旋的飛機和佈置的大量火炮總會吐露火舌,給予陣地上計程車兵致命的打擊。
但如果士兵在陣地中久不露頭,敵人的突擊部隊很快就會靠近陣地,陣地隨時都有被攻破的可能。
這些荷蘭士兵也不算荷蘭的精銳,想要指望他們誓死守住這一道防線,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如果不是雷諾大使在後方採取高壓政策,嚴厲看管所有荷蘭士兵的話,恐怕已經有部分荷蘭士兵想要投降了。
當然,不管怎樣的嚴厲政策,都不能阻止荷蘭人潰敗的大勢。
在經歷了長達大半天的轟炸和攻防戰之後,第二道戰線上的荷蘭軍隊死傷超過一半,荷蘭軍隊被迫舉起了白旗。
12月10日晚,澳大拉西亞軍隊成功佔領了兩道防禦陣地,並且看管了所有荷蘭軍隊,收繳了他們的武器和軍事裝備。
次日,在許多土著的注視之下,澳大拉西亞軍隊正式進駐巴達維亞,並且軍事控制了整個荷屬東印度殖民地政府。
這還沒完,整個爪哇島並不止巴達維亞這一個城市。西爾維奧師長打算在巴達維亞進行簡單的休整,隨後派遣主力軍隊控制整個爪哇島。
當然,想要憑藉三萬多人的軍隊控制整個爪哇島是不可能的,與其說是控制整個爪哇島,不如說是控制爪哇島上幾個比較大的城市和土著部落。
佔領荷屬東印度的部分土地,澳大拉西亞也要和荷蘭面臨一樣的問題,那就是這片土地上數量眾多的蘇丹國,也就是那些土著勢力和部落的處置。
荷蘭因為國小力微,並不能很好的控制這些土著國家。這也讓荷屬東印度存在的十多個土著勢力成了荷蘭控制這片殖民地的隱患之一。
首先,因為這些土著勢力的存在,會有不少的土著潛逃到這些蘇丹國。
而且這些土著勢力存在一天,那些被侵佔領土的土著居民就不會對殖民者抱有好感。
而這些土著勢力不僅是那些土著心理上的仰仗,同樣也能夠給部分土著提供裝備和武器支援,陰謀顛覆整個殖民地的統治。
總的來說,至少在澳大拉西亞的領土境內,這些土著蘇丹國還是有不小的危害的。
哪怕能夠用武力暫時讓他們屈服於澳大拉西亞的統治,這些不同種不同源的土著國家,也絕對不會和澳大拉西亞政府一條心。
因此,這些進攻荷屬東印度的軍隊還有一項秘密任務,那就是儘可能消滅這些土著蘇丹國的高層,從而讓澳大拉西亞輕易地控制這些蘇丹國,讓他們併入澳大拉西亞將來的殖民地。
爪哇島上目前存在著兩個蘇丹國,均依附於荷屬東印度的統治,算是荷蘭的附庸國。
這兩個土著勢力是梭羅蘇丹國和日惹蘇丹國,這裡曾經是一個統一的馬打藍蘇丹國,但被殖民政府逐漸分化,最終形成了兩個比較弱小的,只能依附於荷屬東印度統治的土著國家。
雖然這兩個蘇丹國只佔據爪哇島總面積的二十分之一左右,但梭羅蘇丹國和日惹蘇丹國的總人口加起來,也早已經超過了百萬。
這也是爪哇島這個人口大島的特點,隨便一小片土地的人口,都是一個讓足以讓人震驚的數字。
如果按後世爪哇島超過1.4億的人口來看,這兩個蘇丹國所統治的面積,恐怕就容納了至少五百萬人口。
難以想象,這片只有十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居然能容納將近1.5億的人口。
而整個澳大利亞地區最大可容納人口,估計也只有兩億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