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澳洲崛起錄> 第四百零八章:君士坦丁堡陷落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四百零八章:君士坦丁堡陷落 (2 / 3)

6月17日,協約國軍隊在小亞細亞半島成功登陸,並且很快就發起了猛烈進攻。

距離奧斯曼帝國最近的保加利亞已經投降,奧斯曼帝國儼然已經成了同盟國中最慘的國家,沒有任何盟友可以支援。

當然,同盟國的國家目前也只剩下三個,除了德國尚有一定的作戰能力之外,奧匈帝國和奧斯曼帝國,都是已經自身難保的狀況。

更重要的是,有高達十多萬的奧斯曼帝國軍隊位於君士坦丁堡,守衛帝國的首都。

這導致奧斯曼帝國目前處於兩線交戰的狀態,歐洲戰場和亞洲戰場,讓本來實力就不強的奧斯曼帝國疲於應對。

如果再細說的話,奧斯曼帝國在高加索地區和俄國接壤的邊境,時不時也有俄國騎兵軍隊晃悠。

雖然沒有發起進攻,但奧斯曼帝國並不敢賭,邊境地區的守軍臨陣以待,等來的卻是一片空氣。

南部和英國殖民地接壤的地區,也時不時要面臨英國軍隊的進攻。

雖然這些進攻的軍隊都是當地的土著,但勝在裝備比較先進,而且距離奧斯曼帝國的本土比較遠,後勤運輸起來十分麻煩,給奧斯曼帝國帶來了不小的困擾。

高加索地區和南部邊境,牽制了奧斯曼帝國將近40萬軍隊。再加上被圍困在君士坦丁堡的十多萬軍隊,奧斯曼帝國100多萬的總軍隊中,將近一半被牽制,可動用的軍隊只有50多萬。

為了表示對於登陸小亞細亞半島戰役的支援,在馬丁師長的要求下,英國從埃及和葉門,阿曼地區對奧斯曼帝國發起了佯攻,俄國人在高加索地區也調動了一部分軍隊。

雖然說起來是佯攻,但蘇伊士運河的守備軍隊加上埃及的土著軍隊,也有將近30萬的規模,遠遠超過奧斯曼帝國在這片地區部署的十多萬守軍。

再加上來自阿曼,高加索地區的陽光,奧斯曼帝國驚恐的發現,目前帝國已經處於五線作戰的狀態,這比德國所面臨的狀況還要糟糕。

要知道,第一次巴爾幹戰爭,奧斯曼帝國連巴爾幹同盟都沒打過。

雖然有義大利軍隊的牽制,但義大利軍隊的戰鬥力遠遠落後於澳大拉西亞軍隊。

而目前奧斯曼帝國所面臨的,不僅是巴爾幹同盟和澳大拉西亞,還有俄國和英國的少部分軍隊。

這樣的狀況別說是目前的奧斯曼帝國了,哪怕是全勝狀態的奧斯曼帝國,都得拿出拼死一戰的決心,才有機會戰勝。

至於目前的奧斯曼帝國,其實阿瑟閉著眼睛都能想到最終的戰果,奧斯曼帝國連義大利都不能戰勝,更不要說目前巴爾幹戰線將近50萬軍隊和英俄的助力了。

實際上,馬丁師長本來只期望俄國人在高加索地區牽制奧斯曼帝國。

但俄國和奧斯曼之間本來就有著世仇,在奧斯曼帝國示弱之後,俄國軍隊反而進攻的更猛,大有開闢高加索戰線的樣子。

這麼看來,圍攻君士坦丁堡反而是進度最慢的。短短几天的時間,協約國在中東地區就取得了巨大的勝利,奧斯曼軍隊被打得丟盔棄甲,協約國軍隊幾天時間就開拔了數十公里。

奧斯曼帝國此時已經支撐不住,但偏偏每一片地區對於奧斯曼帝國來說都挺重要,如果輕易放棄,面臨的可能是更加嚴重的後果。

阿拉伯半島暫且不提,這片地區絕大部分都是沙漠,人口也不是太多,奧斯曼帝國已經戰略性後撤,宣佈放棄了。

但更靠北的敘利亞地區,奧斯曼帝國並不敢放棄。毫不誇張的說,如果奧斯曼帝國敢放棄的話,英國軍隊隨時能夠控制敘利亞,建立英屬敘利亞殖民地。

而高加索地區,俄國人的戰鬥慾望已經十分強烈。哪怕奧斯曼軍隊現在投降,恐怕俄國人也會照殺不誤。

伊拉克地區更不能放棄,這裡有著大量的人口和物資,一旦放棄,奧斯曼帝國控制的土地就只剩下土耳其部分,連次強的地位也要丟失。

至於小亞細亞半島,這裡是奧斯曼帝國除了歐洲地區之外最重要的地區,奧斯曼帝國在這裡部署了數十萬重兵防守,但依舊不能抵抗協約國軍隊。

奧斯曼帝國此時的狀況比俄國還糟糕。因為國內各地已經淪陷,奧斯曼軍隊不光缺少武器彈藥,還缺少衣物和糧食,醫療物資自然不用多說。

協約國軍隊發動攻勢短短几天,就給奧斯曼帝國帶來了十多萬人的傷亡,死亡人數也已經突破了兩萬人。

看起來不多,這是因為協約國軍隊還沒有調集大量的重武器。等到重武器被運送到各大戰場,奧斯曼帝國的傷亡人數只會直線上升。

奧斯曼帝國國內都這麼困難了,君士坦丁堡的守軍面臨的狀況可想而知。

雖然君士坦丁堡儲備了大量物資,除了十多萬的守軍之外,還擁有大量的人口,資源消耗的速度可見一斑。

目前的君士坦丁堡已經十分缺糧,武器彈藥,醫療物資也變得十分稀缺,甚至有人重金求藥,卻無處可尋。

從6月17日到6月22日,在馬丁師長的命令下,協約國軍隊對君士坦丁堡展開了長達六天的大轟炸,六天總計消耗彈藥220萬發,也耗空了巴爾幹諸國和整個巴爾幹戰線的炮彈儲量。

當然,這樣長時間的大轟炸,也取得了非常不錯的成果。堅固的君士坦丁堡已經誕生了多處裂痕,炮火的轟炸更是導致大量奧斯曼平民和軍隊的死亡。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