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澳洲崛起錄> 第三百八十章:接管德國殖民地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三百八十章:接管德國殖民地 (2 / 2)

對於澳大拉西亞政府來說,這場戰爭中最重要的目標之一已經完成,接下來就是接收德國剩下的太平洋殖民地,然後就可以坐看歐洲戰爭了。

而對於澳大拉西亞的平民,特別是以德國裔為主的移民來說,澳大拉西亞和德國之間沒有太大的戰爭,這是一個好訊息。

畢竟傷亡就代表著仇恨,如果德國和澳大拉西亞結下仇恨,他們這些居住在澳大拉西亞的德國裔移民的下場可想而知。

目前和平接管殖民地的方式對兩方來說都有好處,德國能夠收攏更多的軍隊位於歐洲戰場,不用再浪費精力分管太平洋的殖民地。

同時,澳大拉西亞還能完成自己的戰略目的,對於這場戰爭來說可謂是雙贏。

1914年8月22日,澳大拉西亞軍隊抵達德屬薩摩耶首府阿皮亞,從德屬新幾內亞那樣,很快就接管了阿皮亞,並且實行了軍事化管理。

第一師和第二師的行動很快,截止1914年8月26日,用了不到一週的時間,就順利接管了德國所有太平洋殖民地。

目前所有的德屬殖民地都是軍事管制狀態,暫時不允許當地居民隨意出入,生活和各類物資則由軍隊統一配送。

大多數移民對於澳大拉西亞的軍事管制狀態還是接受的。至於不接受澳大拉西亞管理的移民,要麼被迫服從,要麼從軍隊那領到足夠的路費,然後拋棄所有財產,乘坐返回德國的輪船。

但問題是,因為歐洲戰爭目前打的水深火熱,澳大拉西亞遣返這些移民的船隻,也只會將他們送到德國的非洲殖民地。

至於他們在非洲的生活到底如何,那就不是澳大拉西亞政府能夠保障的了。

好在經過了德國先前一輪的篩選,留下來的大多都是比較順從的。

幾乎沒有人選擇第二項被遣返,因為他們前往非洲殖民地的生活不一定有現在好,至少現在的生活物資能夠保障。

德國所有的太平洋殖民地加起來也擁有30多萬的人口,這也讓目前澳大拉西亞的人口已經真正的突破了1500萬。

只不過,人口增長仍在繼續,因此想要得知今年具體的人口增長數量,得等到今年的年底報告會議了。

澳大拉西亞的作戰任務順利完成之後,阿瑟的目光也成功地重新回到歐洲。

相較於澳大拉西亞在太平洋戰場中的小打小鬧,同盟國和協約國在歐洲戰場可是動了真格。

根據皇家安全情報局傳來的情報來看,截止八月下旬,同盟國和協約國在歐洲投入的軍隊已經超過200萬,其中俄國61萬,德國73萬,法國55萬,奧匈帝國39萬,塞爾維亞15萬。

目前西線戰場和東線戰場的人數差不多,都維持在100萬出頭的樣子。

但這只是短時間內的局勢。伴隨著歐洲各國軍事動員的進度,再加上從其他地區調遣軍隊,歐洲戰場計程車兵人數只會越來越多,甚至有希望在短時間內突破300萬。

說到同盟國和協約國目前的戰爭局勢,不得不提到歐洲戰事中最重要的一個國家,德國的戰略選擇。

早在戰爭爆發幾十年之前,德國就制定了對於法俄作戰的戰爭計劃。

1871年到1879年這一時期,德國的軍事力量稱霸整個歐洲,時任德國參謀總長的毛奇元帥(老毛奇)認為,因為法俄的走近,德國將不得不面臨兩線作戰的危機,這樣的戰爭是艱難和持久的。

但因為鐵路運輸的發展,讓老毛奇元帥敏銳的察覺到,利用鐵路幹線可以迅速調動大部分兵力,先對付隨時準備進攻的敵人,然後再去對付動員遲緩的敵人。

對於德國來說,隨時準備進攻的敵人自然就是法國。那個動員遲緩的敵人,自然是腐朽不堪的沙俄帝國。

因為法國軍事實力的增強,再加上德法邊境法國堅固的要塞,讓德國人認為法俄兩國中,法國是最危險的敵人。

而德國第三任參謀總長施裡芬將軍,則制定了更為詳細的對法俄作戰計劃。

施裡芬將軍認為,必須要避免同時對法國和俄國作戰,因為這兩個國家加起來的實力已經超過德國。

“德國必須全力撲向最強大,最有力,最危險的敵人身上,而這個敵人只能是法國。”這是施裡芬將軍在1905年《對法戰爭備忘錄》中提出的理論,也是施裡芬將軍的戰略結晶。

3000字第一更,求月票,求支援!

&nbsp本章完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